汽车多温区建模和控制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0页 |
| ·汽车空调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汽车空调发展方向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 2 汽车空调概述 | 第10-13页 |
| ·汽车空调功能简介 | 第10页 |
| ·汽车空调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 ·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 ·采暖系统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 ·汽车空调总成结构 | 第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3 汽车多温区空调总体方案 | 第13-17页 |
| ·汽车多温区空调风道概念设计 | 第13-14页 |
| ·汽车多温区空调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15页 |
| ·汽车空调舒适性参数及其确定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4 汽车多温区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7-23页 |
| ·传热学基础 | 第17-18页 |
|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 第17-18页 |
| ·传热中的能量守恒 | 第18页 |
| ·汽车多温区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8-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5 汽车多温区空调模糊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研究 | 第23-43页 |
| ·模糊逻辑基础 | 第23-24页 |
| ·模糊集合的定义 | 第23页 |
| ·隶属度函数 | 第23页 |
| ·语言变量和语言值 | 第23-24页 |
| ·模糊条件语句 | 第24页 |
| ·基本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4-27页 |
| ·汽车多温区空调模糊控制策略 | 第27-35页 |
| ·冷热空气混合风门模糊控制策略 | 第27-29页 |
| ·鼓风机风速模糊控制策略 | 第29-33页 |
| ·压缩机和热水阀的模糊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 ·送风模式风门的模糊控制策略 | 第34-35页 |
| ·空气循环风门的控制策略 | 第35页 |
| ·多温区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 第35-42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5-39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6 汽车多温区空调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3-51页 |
| ·汽车多温区空调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第43页 |
| ·单片机的选取及性能 | 第43-44页 |
| ·电源模块 | 第44-45页 |
| ·信号检测模块 | 第45-47页 |
| ·温度检测模块 | 第45-46页 |
| ·太阳辐射强度检测模块 | 第46-47页 |
| ·人机通道的设计 | 第47-49页 |
| ·按键模块 | 第47-48页 |
| ·显示模块 | 第48-49页 |
| ·执行机构控制电路 | 第49-50页 |
| ·鼓风机控制电路 | 第49-50页 |
| ·各风门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