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因枪介导玉米pepc基因转入小麦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及提高作物产量的设想第11-12页
   ·植物高光效基因及转基因应用第12-16页
     ·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第12-13页
     ·PEPC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第13-14页
     ·PPDK—磷酸丙酮酸二激酶第14-15页
     ·NADP-ME(NADP-malic enzyme)—依赖于NAD(P)的苹果酸酶第15页
     ·磷酸蔗糖合成酶第15-16页
   ·高光效基因转化存在的问题第16页
   ·小麦转基因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第16-25页
     ·基因枪法第17-21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21-23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23-24页
     ·PEG介导基因转化法第24页
     ·脂质体介导基因转化法第24页
     ·电击介导基因转化法第24-25页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5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7页
     ·2006年试验技术路线第25-26页
     ·2007年试验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小麦遗传转化受体基因型的筛选第27-42页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植物供试材料第27页
     ·外植体接种和培养第27-28页
     ·培养基第28页
     ·数据统计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不同基因型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结果第28-34页
     ·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结果第34-41页
   ·讨论第41-42页
第三章 小麦高光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质粒及试剂第42页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第42页
     ·DNA片段的回收与纯化第42-43页
     ·DNA片段的连接反应第43页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3-44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44-45页
   ·讨论第45-47页
第四章 小麦愈伤组织对潮霉素和L-PPT敏感性试验第47-52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供试材料第47页
     ·外植体接种和培养第47页
     ·培养基第47-48页
     ·小麦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敏感性试验第48页
     ·小麦愈伤组织对L-PPT的敏感性试验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潮霉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第48-49页
     ·L-PPT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第49-50页
   ·讨论第50-52页
第五章 基因枪转化小麦幼胚影响因素的研究第52-61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材料第52页
     ·外植体接种和培养第52页
     ·质粒提取及纯化第52-53页
     ·轰击前后愈伤组织的处理第53页
     ·轰击参数第53页
     ·金粉悬液的制备第53页
     ·微弹制备第53-54页
     ·基因枪的装备第54页
     ·基因枪的轰击第54页
     ·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法第54-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金粉用量的影响第55-57页
     ·基因枪轰击距离的影响第57-58页
     ·基因枪轰击压力的影响第58页
     ·基因枪轰击次数的影响第58-59页
   ·讨论第59-61页
第六章 玉米pepc基因转化小麦的试验进展第61-67页
   ·2006年基因枪介导玉米pepc基因转化小麦的试验第61-64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4页
   ·2007年基因枪介导玉米pepc基因转化小麦的试验第64-66页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结果与分析第65-66页
   ·下一步试验计划第66-67页
全文总结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内隐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结合代价敏感与半监督学习的乳腺癌辅助诊断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