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变形破坏及抗滑桩与土体相互作用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24页 |
·稳定计算中土体强度指标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边坡变形破坏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抗滑桩与土体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稳定计算中土体强度指标 | 第26-48页 |
·稳定计算中强度指标的问题 | 第26-30页 |
·稳定计算分类 | 第26-28页 |
·强度指标取值 | 第28-30页 |
·应力路径对强度指标的影响 | 第30-35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30页 |
·试验方法与内容 | 第30-34页 |
·试验成果分析 | 第34-35页 |
·工程实例研究 | 第35-44页 |
·工程概况 | 第35-39页 |
·土体强度指标试验研究 | 第39-42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强度指标测试方法问题 | 第44-47页 |
·不排水强度指标 | 第44-45页 |
·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边坡变形破坏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第48-65页 |
·概述 | 第48页 |
·边坡离心试验模拟技术 | 第48-55页 |
·模型与原型边坡安全系数关系 | 第49-50页 |
·堤防边坡离心模型试验模拟 | 第50-53页 |
·模型安全性系数确定 | 第53-55页 |
·边坡变形破坏离心模型试验 | 第55-63页 |
·试验简介 | 第55-5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3页 |
·理论计算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抗滑桩与土体相互作用数值分析 | 第65-108页 |
·引言 | 第65页 |
·抗滑桩加固边坡数值分析方法 | 第65-71页 |
·抗剪强度折减有限单元法(SSRFEM) | 第65-68页 |
·抗滑桩稳定计算简化Bishop法 | 第68-71页 |
·单排抗滑桩加固边坡数值分析 | 第71-96页 |
·计算模型材料的基本参数 | 第71-73页 |
·抗滑桩位置对加固边坡的影响 | 第73-79页 |
·抗滑桩间距对边坡的影响 | 第79-84页 |
·抗滑桩桩头条件对加固边坡的影响 | 第84-87页 |
·抗滑桩桩径对边坡的影响 | 第87-89页 |
·抗滑桩模量与抗弯刚度对加固边坡的影响 | 第89-94页 |
·抗滑桩桩径与桩距优化分析 | 第94-96页 |
·双排抗滑桩加固边坡数值分析 | 第96-107页 |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 | 第97-98页 |
·计算方法与模型网格划分 | 第98-100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抗滑桩与土体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 | 第108-124页 |
·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 第108-112页 |
·试验设备 | 第108页 |
·试验内容 | 第108页 |
·模型制作与布置 | 第108-112页 |
·测量方法 | 第112页 |
·试验程序与过程 | 第112页 |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2-122页 |
·边坡变形位移矢量特性 | 第112-117页 |
·桩头位移及坡顶、坡肩沉降特性 | 第117-119页 |
·抗滑桩受力特性 | 第119-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5-126页 |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