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对理性官僚制的认识 | 第15-23页 |
| ·理性官僚制的缘起与基本特征 | 第15-18页 |
| ·理性官僚制的出现 | 第15-17页 |
| ·理性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 ·理性官僚制产生的背景 | 第18-21页 |
| ·经济背景 | 第19页 |
| ·政治背景 | 第19-20页 |
| ·文化背景 | 第20-21页 |
| ·理性官僚制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意义 | 第21-23页 |
| ·理性官僚制法制化特点满足了资本主义社会对法律的尊重 | 第21-22页 |
| ·理性官僚制适应了行政管理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 第22页 |
| ·理性精神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理性文化的认同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对理性官僚制批判的认识 | 第23-35页 |
| ·理性官僚制批判的缘起与发展 | 第23-25页 |
| ·来自帕金森派的批判 | 第23-24页 |
| ·来自新公共管理学派的批判 | 第24-25页 |
| ·理性官僚制批判产生的背景 | 第25-29页 |
| ·经济背景 | 第25-26页 |
| ·政治背景 | 第26-27页 |
| ·社会背景 | 第27-29页 |
| ·理性官僚制受到的批判 | 第29-35页 |
| ·丧失实现效率价值的能力 | 第29-30页 |
| ·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 | 第30-31页 |
| ·理性主义的极端化损害人性 | 第31页 |
| ·理性官僚制的行政组织结构受到批判 | 第31-33页 |
| ·理性官僚制的行政管理方式受到批判 | 第33-34页 |
| ·理性官僚制的行政文化受到批判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对理性官僚制批判的再认识 | 第35-45页 |
| ·反思理性官僚制实现效率受到的批判 | 第35-36页 |
| ·反思理性官僚制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 第36-38页 |
| ·理性官僚制与民主政治相互促进 | 第36-37页 |
| ·正确认识理性官僚制对民主的破坏 | 第37-38页 |
| ·反思理性官僚制导致人的异化 | 第38-40页 |
| ·反思对理性官僚制行政组织结构的批判 | 第40-41页 |
| ·层级制没有被取消 | 第40页 |
| ·以层级制为特征的官僚制组织存在的必要 | 第40-41页 |
| ·反思对理性官僚制行政管理方式的批判 | 第41-42页 |
| ·反思分权模式 | 第41页 |
| ·反思控制手段 | 第41-42页 |
| ·反思对理性官僚制行政文化的批判 | 第42-45页 |
| 第五章 反思理性官僚制批判对中国行政模式选择的借鉴意义 | 第45-54页 |
| ·中国行政模式的基本判断 | 第45-50页 |
| ·理性官僚制的产生背景和适用情况 | 第45-46页 |
| ·新公共管理的产生背景和适用情况 | 第46-47页 |
| ·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在两个模式之间的取舍 | 第47-50页 |
| ·中国行政模式的未来发展 | 第50-54页 |
| ·按理性官僚制精神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 | 第50-52页 |
| ·对理性官僚制不足之处进行改造 | 第52-54页 |
| 结束语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