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前言 | 第5-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6-15页 |
·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 第6-8页 |
·研究性学习 | 第6-7页 |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第7-8页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8-11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8-9页 |
·创新教育理论 | 第9页 |
·发现学习理论 | 第9-10页 |
·科学方法论 | 第10-11页 |
·研究性学习以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 第12-13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 第13-15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 第13-14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 第14-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页 |
2. 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 | 第1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问卷法 | 第15-16页 |
·经验总结法 | 第16页 |
·实验法 | 第16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 | 第16-18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原则 | 第16-17页 |
·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 第17-18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过程 | 第18-19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类型 | 第18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组织形式 | 第18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程序 | 第18-19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19-26页 |
·在物理理论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 第20-22页 |
·在物理习题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 第22-23页 |
·在物理实验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 第23-26页 |
3. 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 | 第26-28页 |
·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的调查 | 第28-29页 |
4. 有关教学思考 | 第29-31页 |
·对于教师自身素质问题的思考 | 第29页 |
·对于课时问题的思考 | 第29-30页 |
·对于制约性条件的思考 | 第30页 |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研究性学习优势的思考 | 第30-31页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Abtract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附件 1:实验班与对照班均数差异检验(表 1、表 2 ) | 第35-37页 |
附件 2:实验班同学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看法问卷调查 | 第37-38页 |
附件 3:物理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 第38-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