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保险利益概述 | 第9-19页 |
一、保险利益(insurable interest)的发轫 | 第9-15页 |
(一) 保险利益理论的演进 | 第9-11页 |
(二) 有关保险利益的立法 | 第11-15页 |
二、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 | 第15-16页 |
(一) 合法性 | 第15页 |
(二) 确定性 | 第15页 |
(三) 经济性 | 第15-16页 |
三、保险利益的功能 | 第16-19页 |
(一) 避免赌博行为功能 | 第16-17页 |
(二) 限制赔偿程度功能 | 第17页 |
(三) 预防道德风险的发生功能 | 第17页 |
(四) 判断多重保险和重复保险功能 | 第17-18页 |
(五) 直接影响保险合同效力功能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 | 第19-27页 |
一、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分类 | 第19页 |
(一) 积极的保险利益 | 第19页 |
(二) 消极的保险利益 | 第19页 |
二、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的具体形式及其认定 | 第19-23页 |
(一) 现有利益 | 第21页 |
(二) 期待利益 | 第21-22页 |
(三) 责任利益 | 第22页 |
(四) 特殊保险标的保险利益的认定 | 第22-23页 |
三、财产保险的效力范围 | 第23-24页 |
(一) 财产保险利益的时间效力 | 第23-24页 |
(二) 对人的效力 | 第24页 |
四、财产保险利益的变动 | 第24-27页 |
(一) 财产保险利益的转移 | 第24-26页 |
(二) 财产保险利益的消失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 | 第27-38页 |
一、人身保险利益的形式 | 第27-30页 |
(一) 本人 | 第27页 |
(二) 配偶、子女、父母 | 第27-28页 |
(三) 其他家庭成员、近亲属 | 第28-29页 |
(四) 同意他人投保的被保险人 | 第29-30页 |
二、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认定 | 第30-33页 |
(一) 利益主义原则 | 第31页 |
(二) 同意原则 | 第31-32页 |
(三) 利益与同意兼顾原则 | 第32-33页 |
三、人身保险利益的效力范围 | 第33-36页 |
(一) 时间效力 | 第33-34页 |
(二) 对人的效力 | 第34-36页 |
四、人身保险利益的变动 | 第36-38页 |
(一) 人身保险利益的转移 | 第36页 |
(二) 人身保险利益的消失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中国保险利益立法的完善 | 第38-42页 |
一、保险利益定义的理论完善 | 第38页 |
二、《保险法》第二十三条有关举证责任的再认识 | 第38-39页 |
三、人身保险利益的人的效力的再认识 | 第39页 |
四、明晰人身保险利益的认定原则 | 第39-40页 |
五、建议明确保险法中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内容 | 第40页 |
六、禁止对未成年人订立死亡保险合同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