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特点分析 | 第11页 |
| ·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 | 第11-13页 |
| ·乙苯催化脱氢法 | 第11-12页 |
| ·苯乙烯和环氧乙烷 | 第12-13页 |
| ·氧气气氛下的乙苯氧化脱氢制苯乙烯 | 第13页 |
| ·二氧化碳气氛下的乙苯氧化脱氢制苯乙烯 | 第13-20页 |
| ·热力学分析 | 第13-14页 |
| ·二氧化碳气氛下使用传统工业催化剂的研究结果 | 第14页 |
|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情况 | 第14-17页 |
| ·新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 ·乙苯二氧化碳氧化脱氢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20-22页 |
| ·接触时间 | 第20页 |
| ·二氧化碳分压 | 第20页 |
| ·反应温度 | 第20-21页 |
| ·助剂负载量 | 第21页 |
|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21-22页 |
| ·乙苯脱氢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22-25页 |
| ·乙苯催化脱氢反应机理 | 第22页 |
| ·氧气气氛下乙苯脱氢反应机理 | 第22-23页 |
| ·二氧化碳气氛下乙苯氧化脱氢反应机理 | 第23-25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乙苯脱氢的热力学计算 | 第27-31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乙苯脱氢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 ·乙苯脱氢与乙苯在N_2和CO_2气氛下脱氢比较 | 第28页 |
| ·乙苯在不同比例的CO_2和N_2气氛下脱氢的比较 | 第28-29页 |
| ·温度和含量对乙苯转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 ·药品和实验仪器 | 第31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32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2-33页 |
|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反应装置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乙苯二氧化碳氧化脱氢催化剂的探讨 | 第35-44页 |
| ·催化剂组成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 ·活性组分V含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 ·金属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39页 |
| ·反应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 ·CO_2浓度对乙苯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接触时间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再生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Fe改性后V6T催化剂的脱氢性能及失活分析 | 第44-52页 |
| ·Fe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 ·Fex/V6T催化剂的TPR表征 | 第46页 |
| ·Fe2/V6T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46-48页 |
| ·Fe2/V6T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48-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建议 | 第52-54页 |
| ·总结 | 第52页 |
| ·建议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