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发展经济学论文

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导论第15-28页
 一、研究经济发展中人本诉求问题的价值意义第15-22页
 二、论文有关的中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第22-26页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6-28页
 四、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8页
第一章 经济发展中人本诉求问题的提出第28-44页
 一、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人类困境”第29-36页
  (一) 伴随着经济高增长过程出现的“全球问题”第29-33页
  (二) 罗马俱乐部提示的“人类困境”第33-35页
  (三) “人类困境”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第35-36页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问题第36-44页
  (一) 中国经济发展中引发的人民群众诉求第37-40页
  (二) 经济发展取向表达着人生的重要目的和特定的价值感第40-42页
  (三) 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第42-44页
第二章 经济发展目的探究的思想演进第44-68页
 一、人类经济发展的目的追求第45-46页
  (一) 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探求第45-46页
  (二) 经济理论的发展主线第46页
 二、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其缺陷第46-53页
  (一)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第46-49页
  (二)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第49-50页
  (三) 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第50-53页
 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标准第53-58页
  (一) 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第53-56页
  (二) 新福利经济学的思想观点第56-57页
  (三) 对福利经济学的简要评价第57-58页
 四、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思路第58-68页
  (一) 发展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超越第58-60页
  (二) 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的理论与思路第60-64页
  (三) 阿马蒂亚·森开拓了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第64-66页
  (四) “人类发展”概念的提出第66-68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当代发展第68-92页
 一、从人的生产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来说明人的存在和发展第69-76页
  (一) 对“人本”的解读和把握第69-71页
  (二) 马克思人本思想丰富独特的内涵第71-76页
 二、消费的价值在于提供人类健康生存、自由发展的基础第76-79页
  (一) 消费是人的需要得以满足的活动第76-77页
  (二)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深刻蕴含第77-79页
 三、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意义在于人的发展第79-84页
  (一) 马克思对生产力的阐述第79-81页
  (二)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第81-82页
  (三) 人本身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第82-84页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意义第84-88页
  (一) 把握生产力发展目的的当代意义第84-86页
  (二) 把握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当代意义第86-87页
  (三) 把握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意义第87-88页
 五、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的发展第88-92页
  (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第88-90页
  (二) 对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重大发展第90-92页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中人本诉求的实质要义第92-103页
 一、人的本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第93-95页
  (一) 人对自身的认识第93页
  (二) 对人的本性问题的正确把握第93-95页
 二、人的经济活动的内在机理第95-100页
  (一) 欲望:人渴望得到满足而通过愿望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现象第95-96页
  (二) 需要:由人的欲望规定的“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第96页
  (三) 需求:直接借助物质手段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第96-97页
  (四) 满足:客观对象对于人们需要实现程度的主观感受第97-98页
  (五) 价值: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功能和效用第98-100页
 三、人本诉求的本意是对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呼唤第100-103页
  (一) 诉求反映了人们的情绪和利益关系第100-102页
  (二) 和谐社会的本质原则反映了人本的愿望和要求第102-103页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中人本诉求的基本内容第103-127页
 一、民本:“人本”的进一步衍义和要求第103-107页
  (一) “人本”概念的理解和使用第103-105页
  (二) “民本”的特指性和积极意义第105-107页
 二、民生:人在物质生活资料方面的基本要求第107-113页
  (一) 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第107-109页
  (二) 着重破解的民生问题第109-111页
  (三) 改善民生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第111-113页
 三、民主:人们在平等条件下自主决定和自己治理一切事务的权利要求第113-117页
  (一) 民主的本意与作用第113-115页
  (二) 民主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第115-116页
  (三) 经济民主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劳动者主体的利益要求第116-117页
 四、民权:人对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尊严、地位和资格的确证第117-122页
  (一) 权利及其基本内容第117-118页
  (二) 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是保障与发展人的基本权利第118-119页
  (三) 重视弱势群体的权利要求第119-120页
  (四) 尊重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劳动与创造第120-122页
 五、民享: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第122-127页
  (一) 民享的本意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第123-125页
  (二) 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125-127页
第六章 经济发展人本诉求中的利益矛盾及其协调和调处第127-140页
 一、利益是人们获得各种需要的目的实现和满足第127-129页
  (一) 把握利益的本意第127-128页
  (二) 利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128-129页
 二、重视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博弈第129-138页
  (一) 经济利益关系产生因素分析第129-130页
  (二) 当今我国社会的主要利益矛盾及其原因第130-133页
  (三) 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第133-135页
  (四) 对穷人、富人与政府官员三者之间权益博弈的思考第135-138页
 三、在经济发展中着手从机制上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第138-140页
  (一)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第138-139页
  (二)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第139页
  (三) 形成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第139-140页
  (四) 形成科学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第140页
第七章 实现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途径第140-175页
 一、更新发展理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141-147页
  (一) 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141-143页
  (二)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第143-145页
  (三) 推动消费,使老百姓的钱袋鼓起来第145-146页
  (四) 重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第146-147页
 二、制度建设是实现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保证第147-157页
  (一) 制度本质上是调节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机制第147-149页
  (二) 深刻认识目前我国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第149-151页
  (三)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151-157页
 三、加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第157-166页
  (一) 重视政策作用,实现社会公正第157-159页
  (二) 现实需要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作出抉择第159-161页
  (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产生的误解第161-162页
  (四) 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第162-166页
 四、建立经济发展的人本价值评价指标第166-175页
  (一) 将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指标化定量化第166-167页
  (二) 建立经济发展人本价值评价指标的必要与可能第167-171页
  (三) 经济发展人本价值评价指标的内容第171-174页
  (四) 构建经济发展人本价值评价指标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第174-175页
结语:人本诉求及其解决贯穿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第175-178页
附录1: 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调查研究第178-191页
附录2: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第191-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0页
后记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短波差分高速跳频电台频率合成器设计
下一篇:晶体表面重构的计算机模拟及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