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言第12-23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2-13页
 二、研究工作的进程第13-21页
  (一) 查阅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第13-15页
  (二) 澄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第15-18页
  (三) 根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确定研究思路第18-20页
  (四) 基于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第20-21页
 三、论文框架第21-23页
第一章 培养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的职责第23-44页
 一、基础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23-30页
  (一) 创新能力能够培养但不能通过训练获得第23-27页
  (二) 创新能力培养重在不断提高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第27-30页
 二、基础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30-36页
  (一) 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第30-32页
  (二) 应当看到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第32-34页
  (三) 基于上述认识基础上的学生创新能力概念界定第34-36页
 三、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应承担的主要任务第36-44页
  (一) 使学生掌握创新所需要的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第37-39页
  (二) 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思维品质第39-42页
  (三) 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人格特征第42-44页
第二章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第44-66页
 一、学科课程是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第44-51页
  (一) 学科课程并不必然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第44-49页
  (二) 学科课程是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第49-51页
 二、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有活动课程第51-58页
  (一) 单一的学科课程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第51-53页
  (二) 活动课程可以弥补单一学科课程的不足第53-58页
 三、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第58-66页
  (一) 两类课程相割裂或相混淆都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58-60页
  (二) 两类课程相互结合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60-66页
第三章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第66-89页
 一、接受学习是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第66-70页
  (一) 接受学习并不必然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第66-69页
  (二) 学科课程的教学要以接受学习为主第69-70页
 二、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有发现学习第70-79页
  (一) 创新不仅要接受更需要学生能够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第70-73页
  (二) 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有发现学习第73-79页
 三、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第79-89页
  (一) 学科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在接受学习中引导学生发现第80-84页
  (二) 活动课程的教学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第84-89页
第四章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学业成就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第89-109页
 一、学业成就评价是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第89-96页
  (一) 学业成就评价并不必然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第89-93页
  (二) 不科学的学业成就评价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第93-96页
 二、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有表现性评价第96-102页
  (一) 单一的学业成就评价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96-98页
  (二) 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有表现性评价第98-102页
 三、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学业成就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第102-109页
  (一) 二者相割裂或相混淆都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102-103页
  (二) 二者相互结合才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第103-109页
结语第109-112页
 一、研究所引发出来的思考第109-111页
 二、论文的局限及改进的设想第111-11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2-122页
后记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历史地段闲暇环境营造研究--“人性化的景观”系统构建
下一篇:基于ARM的嵌入式智能馈电开关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