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群落的概念及意义 | 第13-14页 |
·棉田生态系统 | 第14页 |
·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 | 第14页 |
·群落内的生物种间关系 | 第14-15页 |
·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 | 第16页 |
·调查时间、地点 | 第16页 |
·试验田种植模式与实验设计 | 第16页 |
·调查方法 | 第16页 |
·转基因棉田害虫美洲斑潜蝇的研究 | 第16-18页 |
·美洲斑潜蝇幼虫、蛹及成虫发生期及发生数量调查 | 第16-17页 |
·美洲斑潜蝇潜道田间分布情况调查 | 第17页 |
·美洲斑潜蝇潜道在棉株上不同部位分布规律 | 第17页 |
·美洲斑潜蝇危害在田间的水平分布 | 第17页 |
·美洲斑潜蝇田间危害情况调查及田间分布情况调查 | 第17页 |
·不同色板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引诱实验 | 第17页 |
·防治美洲斑潜蝇不同的药剂实 | 第17-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0-36页 |
·棉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 第20-25页 |
·不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 第20-21页 |
·不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 第21-22页 |
·物种丰富度 | 第22-23页 |
·转Bt 基因抗虫棉田对个体总数的影响 | 第23页 |
·害虫与天敌优势指数及优势种分析 | 第23-24页 |
·对害虫相对丰盛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棉田生态系统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种群动态 | 第25-36页 |
·棉田棉铃虫种群动态 | 第25页 |
·棉铃虫2-4 代种群动态 | 第25-26页 |
·蚜虫的种群动态 | 第26-27页 |
·红蜘蛛的种群动态 | 第27页 |
·白粉虱的种群动态 | 第27-28页 |
·蓟马的种群动态 | 第28页 |
·叶蝉的种群动态 | 第28-29页 |
·食虫蜘蛛的种群动态 | 第29页 |
·转基因棉田瓢虫的种群动态 | 第29-30页 |
·食虫蝽类的种群动态 | 第30页 |
·草蛉类的种群动态 | 第30-31页 |
·寄生蜂的种群动态 | 第31页 |
·转基因棉田美洲斑潜蝇种群空间分布及治理研究 | 第31-3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6-40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36页 |
·不同处理对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和优势度的影响 | 第36页 |
·不同处理对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的影响 | 第36页 |
·转Bt 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 | 第36-37页 |
·不同处理对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复杂度的影响 | 第37页 |
·转Bt基因棉田害虫综合防治策略 | 第37-38页 |
·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