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详细摘要 | 第11-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白芷香豆素类单体的分离制备 | 第19-40页 |
一、一维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总香豆素 | 第20-23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20-21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白芷有效部位的制备 | 第21页 |
·色谱条件 | 第21页 |
·制备色谱的线性放大方法 | 第2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1-23页 |
4. 结果讨论 | 第23页 |
二、二维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总香豆素 | 第23-28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24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色谱条件 | 第24-2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5-27页 |
4. 结果讨论 | 第27-28页 |
三、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总香豆素 | 第28-32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28-29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两相溶剂及样品液的制备 | 第29页 |
·HSCCC 分离总香豆素有效部位 | 第29-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页 |
4. 结果讨论 | 第30-32页 |
四、分离所得流分的HPLC 分析及结构鉴定 | 第32-39页 |
1. 一维和二维高效制备液相色谱 | 第32-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实验结果 | 第32-35页 |
2. 高速逆流色谱 | 第35-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1. 白芷总香豆素有效部位快速、高效提取制备平台的建立 | 第39页 |
2. 一维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系统和二维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系统的比较 | 第39-40页 |
第二章 白芷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 | 第40-52页 |
一、UV 法测定总香豆素的含量 | 第40-43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40-41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1-43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1页 |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41页 |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第41页 |
·测定方法 | 第41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1-43页 |
·线性考察 | 第41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1-42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42页 |
·样品溶液的稳定性 | 第42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42-43页 |
·测定结果 | 第43页 |
二、HPLC 法同时测定花椒毒酚、奥斯生诺、欧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及白当归素的含量 | 第43-51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44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4-51页 |
·色谱条件 | 第44-45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45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5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5-46页 |
·线性考察 | 第46-48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8-49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49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49-50页 |
·空白试验 | 第50页 |
·样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 第50-51页 |
·样品含量的测定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白芷总香豆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第52-68页 |
一、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优化 | 第52-55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5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3页 |
·分析仪器 | 第53页 |
2. 方法 | 第53-54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53页 |
·样品分析 | 第53-5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二、超声提取工艺优化 | 第55-58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55-56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5-56页 |
·分析仪器 | 第56页 |
2. 方法 | 第56-57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56页 |
·样品分析 | 第56-5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三、微波辅助萃取工艺优化 | 第58-61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58-5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8页 |
·分析仪器 | 第58-59页 |
2. 方法 | 第59-60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59页 |
·样品分析 | 第59-6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0-61页 |
四、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61-63页 |
1.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三种方法的提取 | 第61-62页 |
·样品分析 | 第62页 |
2. 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五、白芷总香豆素的纯化工艺 | 第63-67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63-6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63-64页 |
·仪器 | 第64页 |
2. 方法 | 第64页 |
·药材提取 | 第64页 |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 | 第64页 |
·洗脱液分析 | 第6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白芷总香豆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68-80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69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69页 |
·实验仪器 | 第69页 |
·实验动物 | 第6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9-72页 |
·色谱条件 | 第69页 |
·白芷有效部位的制备 | 第69-70页 |
·白芷有效部位中五种主要香豆素含量的测定 | 第70页 |
·动物给药方案和取血 | 第70-71页 |
·生物样品处理与分析 | 第71页 |
·数据分析 | 第71页 |
·标准溶液和质控样品的配制 | 第71-72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72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72页 |
·精密度和准确度 | 第72页 |
·回收率 | 第72页 |
·稳定性 | 第7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9页 |
·内标的选择和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72-73页 |
·萃取溶剂的优化 | 第73-74页 |
·方法验证 | 第74-77页 |
·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综述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91-92页 |
附录:发表论文 | 第92-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