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空间光调制器技术和器件的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空间光调制器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空间光调制器器件的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基于铁电薄膜的新型高分辨率空间光调制器的提出 | 第14页 |
·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研究 | 第14-19页 |
·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材料 | 第14-17页 |
·新型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设计 | 第17-18页 |
·新型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优点 | 第18-19页 |
·驱动电路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页 |
·本论文的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驱动技术研究 | 第24-29页 |
·新型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显示原理 | 第24-25页 |
·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显示原理之比较 | 第24-25页 |
·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驱动技术研究 | 第25-27页 |
·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驱动原理 | 第25-26页 |
·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的驱动技术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驱动电路系统总体设计 | 第29-36页 |
·驱动电路的总体设计 | 第29-30页 |
·接口设计 | 第30-31页 |
·模数转换模块 | 第31页 |
·数据存储与控制电路 | 第31-32页 |
·数模转换模块 | 第32页 |
·电平转换电路 | 第32-33页 |
·灰度级电压产生电路模块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6-57页 |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 第36页 |
·计算机视频接口描述 | 第36-37页 |
·模数转换模块 | 第37-43页 |
·A/D 转换芯片的选择 | 第38-39页 |
·VGA 接口输出的视频信号的带宽 | 第38页 |
·A/D 芯片的频率范围 | 第38-39页 |
·器件工作特性 | 第39-40页 |
·器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A/D 转换电路接线及其工作的具体描述 | 第41-43页 |
·A/D 转换电路电源的设计 | 第43页 |
·逻辑控制与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43-50页 |
·Altera 公司的Cyclone 系列FPGA 的特性 | 第44-45页 |
·EP1C12Q240C8 芯片的选择 | 第45-46页 |
·FPGA 的配置与下载 | 第46-50页 |
·配置芯片简介 | 第46-47页 |
·ByteBlasterII 并口下载电缆 | 第47-48页 |
·配置与下载 | 第48-50页 |
·D/A 转换模块 | 第50-53页 |
·D/A 转换芯片的选择 | 第50-51页 |
·ADV7125 的介绍 | 第51-52页 |
·D/A 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电平转换模块 | 第53页 |
·灰度级电压产生电路模块 | 第53-55页 |
·电源设计 | 第55-56页 |
·FPGA 的电源设计 | 第55页 |
·D/A 转换模块和灰度级电压产生电路的电源设计 | 第55页 |
·电源抗干扰设计 | 第55页 |
·模拟地和数字地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80页 |
·FPGA 简介 | 第57-60页 |
·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 第57-58页 |
·FPGA 的基本结构以及设计流程 | 第58-59页 |
·FPGA 开发工具 QuartusⅡ以及 Verilog-HDL 介绍 | 第59-60页 |
·FPGA 模块设计 | 第60-79页 |
·数据存储模块 | 第61-65页 |
·伽玛校正 | 第65-69页 |
·时钟发生器 | 第69-70页 |
·控制模块 | 第70-73页 |
·I~2C 模块的设计 | 第73-79页 |
·I~2C 协议简介 | 第73-74页 |
·I~2C 总线的数据传送 | 第74-75页 |
·I~2C 总线的实现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系统的调试与验证 | 第80-86页 |
·引言 | 第80页 |
·系统硬件调试 | 第80-81页 |
·FPGA 软件系统调试 | 第81-82页 |
·整体调试 | 第82-83页 |
·系统验证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