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用水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2-14页 |
第2章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发展概况 | 第14-19页 |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趋势 | 第17-19页 |
第3章 大庆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地下水资源现状 | 第19-20页 |
·地下水开采状况 | 第19-20页 |
·地下水源数量及分布状况 | 第20页 |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第20-21页 |
·地下水水质日趋恶化 | 第21-22页 |
·地下水资源浪费严重 | 第22页 |
·过量开采引发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 第22-24页 |
第4章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 | 第24-45页 |
·水资源承载力概述 | 第24-27页 |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第24页 |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第24-25页 |
·水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25-27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 第27-28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7页 |
·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27-28页 |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3页 |
·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分析---承载力指数 | 第28-32页 |
·协调系统指标分析 | 第32-33页 |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3-41页 |
·评价模型方法的介绍 | 第33-34页 |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协调指数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大庆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第41-45页 |
第5章 大庆市用水对策研究 | 第45-53页 |
·建立节水型社会 | 第45-47页 |
·农业节水 | 第45-46页 |
·工业节水 | 第46-47页 |
·生活节水 | 第47页 |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系 | 第47-49页 |
·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弊端 | 第47-48页 |
·建立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48-49页 |
·建立合理的水价格体系 | 第49-50页 |
·加强水污染的治理 | 第50-51页 |
·抓好水污染源的控制治理 | 第50-51页 |
·加强污水的回收利用 | 第51页 |
·合理开采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 第51-53页 |
·完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科学地指导地下水资源开采 | 第51-52页 |
·加大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 第52页 |
·加强水务管理工作,依法监察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建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