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概述 | 第7-8页 |
·二维条形码PDF417 简介 | 第8-10页 |
·手机条形码识别系统的组成 | 第10-11页 |
·手机条形码识别的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手机处理图像识别所面临的特殊问题 | 第13-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PDF417 二维条形码规范 | 第17-25页 |
·PDF417 的符号结构和特性 | 第17页 |
·符号表示 | 第17-19页 |
·压缩模式结构 | 第19-20页 |
·编码压缩模式 | 第20-22页 |
·错误检测与纠正 | 第22-25页 |
第3章 手机图像识别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 | 第25-31页 |
·对手机组成结构的要求 | 第25-27页 |
·手机摄像模组简介 | 第25-26页 |
·对手机硬件配置的要求 | 第26-27页 |
·手持拍摄产生的问题 | 第27-28页 |
·晃动 | 第27-28页 |
·图像旋转和倾斜 | 第28页 |
·手机硬件限制产生的问题 | 第28-31页 |
·摄像模组的暗角退化 | 第28-29页 |
·运算速度的限制 | 第29-30页 |
·物理内存的限制 | 第30-31页 |
第4章 手机图像识别算法 | 第31-52页 |
·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算法整体结构及其特点 | 第32-33页 |
·图像获取 | 第33-34页 |
·摄像模组数据采集 | 第33-34页 |
·亮度归一化 | 第34页 |
·暗角修正 | 第34-37页 |
·暗角退化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暗角修正与二值化 | 第36-37页 |
·定位条形码区域 | 第37-41页 |
·条形码的粗步定位 | 第38-39页 |
·定位条形码顶点坐标 | 第39-41页 |
·图像配准 | 第41-44页 |
·控制栅格插值 | 第41-43页 |
·输出控制点的确定 | 第43-44页 |
·确定层序 | 第44-47页 |
·提取水平分量 | 第44-46页 |
·确定层序 | 第46-47页 |
·逐层解码 | 第47-49页 |
·行垂直投影 | 第48页 |
·识别条和空的宽度 | 第48-49页 |
·译码 | 第49-50页 |
·完整实例 | 第50-52页 |
第5章 识别算法在手机上的实现 | 第52-62页 |
·东信ES2008 整体组成方案 | 第52-53页 |
·硬件组成方案 | 第52-53页 |
·软件组成方案 | 第53页 |
·Qtopia简介 | 第53-55页 |
·什么是Qt和Qtopia | 第54页 |
·Qtopia的结构 | 第54-55页 |
·识别算法在手机上的实现 | 第55-62页 |
·本课题的项目情况 | 第55-56页 |
·条形码识别程序框图 | 第56-57页 |
·程序对系统资源占用情况分析 | 第57-58页 |
·针对Qtopia的内存优化 | 第58页 |
·针对Qtopia的识别速度优化 | 第58-60页 |
·实测结果 | 第60-62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2-65页 |
·课题研究的成果 | 第6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62-63页 |
·对手机图像识别研究的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摄像模组的光学退化特性 | 第68-70页 |
附录2 嵌入式Linux的开发调试 | 第70-74页 |
1 算法设计及仿真 | 第71-72页 |
2 在PC环境下编写基于Linux Qt的识别程序 | 第72页 |
3 将算法移植到Qtopia模拟器上 | 第72-73页 |
4 识别程序写入手机及实测 | 第73-7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