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X型圆钢管相贯节点试验及数值分析 | 第17-49页 |
| ·试验简介 | 第17页 |
| ·试验研究方案 | 第17-26页 |
| ·试件设计 | 第17-19页 |
| ·加载方案 | 第19-22页 |
| ·测试方案与原理 | 第22-26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 ·材性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 ·试验现象与破坏模式 | 第27-29页 |
| ·试验结果曲线 | 第29-37页 |
| ·试件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第37-45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37-41页 |
| ·荷载—位移曲线的比较 | 第41-42页 |
| ·弯矩—转角曲线的比较 | 第42-44页 |
| ·破坏模式的比较 | 第44页 |
| ·节点域应力分布的比较 | 第44-45页 |
| ·节点平面外抗弯刚度 | 第45-46页 |
| ·节点承载力及其与各国规范计算值的对比 | 第46-47页 |
| ·试验结论 | 第47-49页 |
| 第3章 X型圆钢管相贯节点分析模型校准与取值方法论证 | 第49-64页 |
| ·有限元模型校准性研究 | 第49-54页 |
| ·几何参数 | 第49-50页 |
| ·网格疏密 | 第50-51页 |
| ·材料本构 | 第51页 |
| ·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 ·单元类型 | 第52-53页 |
| ·焊缝模拟 | 第53-54页 |
| ·非线性求解与收敛准则 | 第54页 |
| ·结构分析的替代节点模型 | 第54页 |
| ·刚度取值方法 | 第54-60页 |
| ·承载力取值方法 | 第60-64页 |
| 第4章 X型圆钢管相贯节点参数分析与计算公式 | 第64-76页 |
| ·影响因素 | 第64页 |
| ·单参数分析 | 第64-70页 |
| ·参数β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参数γ的影响 | 第66页 |
| ·参数τ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参数θ的影响 | 第67-68页 |
| ·参数φ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各参数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第69-70页 |
| ·正交模型设计及分析 | 第70-71页 |
| ·参数公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71-76页 |
| ·参数回归 | 第71-72页 |
| ·回归校验 | 第72-73页 |
| ·参数公式 | 第73页 |
| ·公式校验 | 第73-76页 |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展望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