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上粘膜悬吊加硬化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对比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引言 | 第7页 |
|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7-16页 |
| ·病例来源 | 第7页 |
| ·诊断标准 | 第7-9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7-8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8-9页 |
| ·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 ·纳入标准 | 第9页 |
| ·排除标准 | 第9页 |
| ·入选患者术前检查 | 第9-10页 |
|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 第10页 |
| ·分组方法 | 第10-11页 |
| ·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 ·术前准备 | 第11页 |
| ·麻醉 | 第11页 |
| ·消毒 | 第11页 |
| ·手术体位 | 第11页 |
| ·手术操作 | 第11-12页 |
| ·术后常规处理 | 第12页 |
|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 第12-13页 |
| ·切口疼痛 | 第12页 |
| ·排尿困难 | 第12-13页 |
| ·缝合切口水肿 | 第13页 |
| ·术后评价指标 | 第13-15页 |
| ·术后并发症 | 第13-14页 |
| ·术后疼痛 | 第13页 |
| ·术后排尿障碍 | 第13-14页 |
| ·术后出血 | 第14页 |
| ·肛缘水肿 | 第14页 |
| ·大便情况 | 第14页 |
| ·术后恢复情况 | 第14-15页 |
| ·伤口愈合情况 | 第14页 |
| ·术后肛门功能 | 第14-15页 |
| ·术后继发感染情况 | 第15页 |
| ·术后痔核大小变化评分 | 第15页 |
| ·术后痔核创面变化评分 | 第15页 |
| ·复发的判断标准 | 第15页 |
|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第15-16页 |
|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16页 |
|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19页 |
| ·术后并发症比较 | 第16-17页 |
| ·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 第17页 |
| ·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比较 | 第17-18页 |
|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第18页 |
| ·临床疗效比较 | 第18-19页 |
| 4 讨论 | 第19-23页 |
| ·痔病的病因病机 | 第19-20页 |
| ·传统的痔外剥内扎术 | 第20-21页 |
| ·痔上黏膜悬吊加硬化注射治疗混合痔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 ·肛垫下移学说即痔的新概念 | 第21页 |
| ·痔的治疗原则 | 第21页 |
| ·PPH的手术原理及不足 | 第21-22页 |
| ·痔上黏膜悬吊加硬化注射术的手术原理 | 第22页 |
| ·术中术后应注意问题 | 第22-23页 |
| ·本术式的临床特点 | 第23页 |
| ·疗效分析 | 第23页 |
| ·优点 | 第23页 |
| ·缺点 | 第23页 |
| 5 结论 | 第23-24页 |
| 6 问题与展望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1 | 第25-27页 |
| 致谢 | 第27-28页 |
| 痔疮的概念及外科治疗进展 | 第28-46页 |
| 参考文献2 | 第43-46页 |
| 附表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