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9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主要成果第14-32页
     ·西方对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第14-26页
     ·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第26-31页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第31-32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32-35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35-37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35-36页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36-37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37-39页
     ·研究目的第37页
     ·研究方法第37-38页
     ·研究内容第38-39页
第2章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第39-64页
   ·区域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发展特征第39-41页
     ·区域产业集群的概念第39-40页
     ·区域产业集群的特征第40-41页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和借鉴第41-52页
     ·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第41-47页
     ·中国东部产业集群的发展第47-51页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第51-52页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因素的解释第52-57页
     ·企业因素第52-53页
     ·行业因素第53-54页
     ·区域内因素第54-55页
     ·区域外因素第55-56页
     ·政府因素第56-57页
   ·影响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体系第57-64页
     ·产业集群发展因素的相互关系第58页
     ·因素模型与其它产业集群发展模型的区别第58-64页
第3章 中国西部产业集群的发展因素分析第64-112页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企业因素分析第64-74页
     ·企业的集聚因素第64-69页
     ·企业的衍生因素第69-71页
     ·企业自我创新发展因素第71-73页
     ·企业家才能促进因素第73-74页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行业因素分析第74-82页
     ·行业内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因素第74-77页
     ·行业内企业间分工与协作因素第77-79页
     ·行业内龙头企业带动因素第79-82页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内因素分析第82-91页
     ·区域内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因素第82-87页
     ·区域内市场培育因素第87-89页
     ·区域内特色产业扩张因素第89-91页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外因素分析第91-103页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西移带动因素第91-97页
     ·跨国公司投资西部拉动因素第97-100页
     ·区外新技术引入推动因素第100-103页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因素分析第103-111页
     ·政府宏观调控因素第103-105页
     ·政府主导扶持因素第105-108页
     ·政府协调服务因素第108-111页
   ·结论第111-112页
第4章 中国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对策第112-135页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第112-115页
     ·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第112页
     ·有丰富的资源第112页
     ·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第112-113页
     ·有雄厚的科研力量第113页
     ·有逐渐改善的基础设施第113-114页
     ·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扶持第114页
     ·有一定后发优势第114页
     ·有可以利用的产业转移机会第114-115页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模式第115-124页
     ·资源开发模式第115-117页
     ·企业自发集聚模式第117-119页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第119-121页
     ·政府引导扶持模式第121-122页
     ·市场吸引模式第122-124页
     ·混合模式第124页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第124-135页
     ·通过产业项目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产业集聚第125-126页
     ·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第126-127页
     ·通过发展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第127-128页
     ·通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迎接区外产业的转移第128-129页
     ·通过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协调产业集群的发展第129-130页
     ·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弥补产业集群的功能缺陷第130-131页
     ·通过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第131-135页
第5章 结论第135-13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5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第135-136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塞克硝唑对牙周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下一篇:SAW传感器吸附性膜材料PHFA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