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可视化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本课题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人机系统可视化仿真现状 | 第1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第2章 可视化仿真平台总体分析 | 第12-21页 |
| ·系统功能 | 第12页 |
| ·系统逻辑结构 | 第12-13页 |
| ·系统组成模块 | 第13-14页 |
| ·虚拟人体类 Man | 第13-14页 |
| ·汽车部件类 Component | 第14页 |
| ·图像捕捉类 CImageCapture | 第14页 |
| ·动画捕捉类 AVICapture | 第14页 |
| ·开发工具 | 第14-21页 |
| ·Visual C++6.0 | 第15-16页 |
| ·3CS MAX | 第16页 |
| ·OpenGL | 第16-21页 |
| 第3章 虚拟人的设计 | 第21-48页 |
| ·人体运动学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 ·空间点在坐标系中的表示 | 第21页 |
| ·坐标系在参考坐标系中的表示 | 第21-22页 |
| ·刚体的表示 | 第22-23页 |
| ·变换的表示 | 第23-25页 |
| ·汽车驾驶员运动学模型 | 第25-28页 |
| ·可达域和舒适域的求解 | 第28-32页 |
| ·位置和姿态的评估 | 第32-48页 |
| ·执行器矩阵的探讨 | 第33页 |
| ·上肢运动链的逆解 | 第33-41页 |
| ·下肢运动链的逆解 | 第41-48页 |
| 第4章 仿真交互设计 | 第48-57页 |
| ·拾取操作的设计 | 第48-50页 |
| ·OpenGL的选择拾取机制 | 第48-49页 |
| ·相关函数的设计 | 第49-50页 |
| ·碰撞检测的研究 | 第50-57页 |
| ·碰撞检测算法分类 | 第50-51页 |
| ·层次包围盒算法 | 第51-53页 |
| ·本仿真平台中使用的碰撞检测算法 | 第53-57页 |
| 第5章 模型文件的导入及视频捕捉 | 第57-69页 |
| ·3DS文件的输入接口设计 | 第57-64页 |
| ·3ds文件介绍 | 第57-61页 |
| ·编辑块介绍 | 第61-63页 |
| ·相关类的实现 | 第63-64页 |
| ·视频捕获 | 第64-69页 |
| ·静止图像的捕捉 | 第64-67页 |
| ·动态图像的捕捉 | 第67-69页 |
| 结束语 | 第69-70页 |
| 一、结论 | 第69页 |
| 二、展望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