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的设计与分析--基于浙江省13所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言第8-20页
 一、选题背景第8-11页
 二、问题提出第11-12页
 三、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四、文献综述第13-17页
  (一) 信心指数的内涵及其运用研究第13-16页
  (二) 信心指数在就业问题上的运用第16-17页
 五、概念界定第17-18页
  (一) 信心第17页
  (二) 指数第17-18页
  (三) 信心指数第18页
 六、理论框架第18-19页
 七、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就业信心指数的研究基础第20-24页
 一、就业信心指数的内涵及其取得方式第20页
 二、就业信心指数的研究理论基础第20-21页
 三、就业信心指数的研究界定第21-22页
 四、就业信心调查问卷的编制第22-24页
  (一) 问卷设计原则第22页
  (二) 问卷的整理和分析第22-24页
第三章 就业信心的分析研究第24-45页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第24-25页
 二、就业情况及就业态度分析第25-36页
  (一) 就业情况及就业态度的表层统计分析第25-28页
  (二) 就业情况及就业态度的综合统计分析第28-36页
 三、就业信心分析第36-45页
  (一) 就业信心的表层统计分析第36-39页
  (二) 就业信心的综合及交叉统计分析第39-45页
第四章 就业信心指数的因子分析和指标体系研究第45-57页
 一、就业信心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5-49页
  (一) 因子分析第45-47页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7-49页
 二、就业信心指数分析第49-54页
  (一) 就业信心指数的计算方法第49页
  (二) 高职生的就业信心指数第49-54页
 三、就业信心指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分析第54-57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第57-62页
 一、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学校因素分析第57页
 二、对策与措施分析第57-60页
  (一) 对高职院校的建议第58-59页
  (二) 对高职生的建议第59-60页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0页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0-6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1 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表第66-68页
附录2 本研究所涉及的样本——13所高职院校名单第68-69页
后记第69-70页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腙类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光学性质及理论研究
下一篇:聚氨酯型金属铬(Ⅲ)络合物皮革鞣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