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制度再造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9页
   ·论文研究的历史背景及意义第17-22页
     ·论文研究的历史背景第17-21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6页
     ·国外企业制度研究现状第22-24页
     ·国内企业制度研究现状第24-26页
   ·论文的研究总体思路和内容结构第26-27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7-28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8-29页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第29-45页
   ·产权结构理论第29-34页
     ·西方产权理论第29-30页
     ·国内传统产权理论第30-32页
     ·传统产权理论的局限性第32-34页
   ·法人治理结构理论第34-36页
     ·国外的公司治理理论第34-35页
     ·国内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第35-36页
   ·组织结构变革理论第36-39页
     ·国外的组织变革理论第36-38页
     ·国内的组织变革理论第38-39页
   ·激励理论第39-42页
     ·激励基本理论第39-40页
     ·经营者激励机制第40-42页
   ·效果评价理论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国外国有企业制度综述第45-60页
   ·美国国有企业制度—联邦公司第45-48页
     ·联邦公司的性质和作用第45-46页
     ·联邦公司的种类第46-47页
     ·联邦公司的管理机构第47-48页
   ·意大利的国有企业制度第48-50页
     ·意大利国有企业的特点第48-49页
     ·意大利国有企业的分类第49页
     ·意大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第49-50页
   ·其它西欧国家的国有企业制度第50-56页
     ·国有经济发挥的作用第51-52页
     ·国有企业产权和经营责任第52-53页
     ·政府对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和签定契约第53-54页
     ·政府对国有企业严厉的监督与稽核第54页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第54-56页
     ·国有企业的自治管理和职工参与制第56页
   ·国外国有企业制度的启示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国内外相关企业及哈动股份企业制度概述第60-73页
   ·国内外同类企业制度概述第60-63页
     ·美国GE公司企业制度概述第60-61页
     ·上海电气集团企业制度现状第61-62页
     ·东方电气集团企业制度现状第62-63页
   ·哈动股份企业制度概述第63-69页
     ·哈动股份股权结构现状及分析第63-64页
     ·哈动股份法人治理机构现状第64-66页
     ·哈动股份组织机构现状第66-69页
     ·哈动股份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第69页
   ·企业制度再造的概念及基本内涵第69-71页
   ·哈动股份企业制度再造总体框架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哈动股份产权制度再造模式第73-95页
   ·产权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第73-76页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第73-74页
     ·股权构成与公司绩效第74-76页
   ·我国上市公司产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第76-89页
     ·基本假设第76-77页
     ·检验指标和样本选择第77-79页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第79-89页
   ·哈动股份产权结构优化目标及模式第89-94页
     ·哈动股份产权结构调整目标第89-90页
     ·哈动股份股权结构优化模式第90-91页
     ·哈动股份产权多元化运行机制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6章 哈动股份治理制度再造模式第95-113页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析第95-97页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第95-96页
     ·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第96页
     ·关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第96-97页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第97-105页
     ·基本假设第97-98页
     ·检验指标和样本选择第98-100页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关系分析第100-101页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分析第101-102页
     ·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第102-103页
     ·实证检验的结论和启示第103-105页
   ·哈动股份治理机制再造的模式设计第105-112页
     ·哈动股份治理机制再造模式总体框架第105-106页
     ·股东大会最高权力保障机制设计第106-107页
     ·治理的决策机制设计第107-109页
     ·治理的监督机制设计第109-110页
     ·治理的经理层选择机制设计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7章 哈动股份组织再造模式第113-155页
   ·哈动股份发展战略的再选择第113页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组织再造第113-119页
     ·组织变革的一般原则第113-115页
     ·流程型组织与职能制组织的比较研究第115-116页
     ·基于流程管理的哈动股份组织再造特征第116-119页
   ·哈动股份基于流程的组织维度模型第119-121页
     ·组织维度分析第119-120页
     ·三维立体组织维度模型第120-121页
   ·基于流程的组织结构分析第121-126页
     ·核心流程确定第122-123页
     ·核心流程分析及优化第123-124页
     ·以优化的流程为中心的组织结构第124-126页
   ·基于业务流程的组织再造设计第126-143页
     ·基于优化核心流程的团队构建第127-130页
     ·职能管理体系构建第130-132页
     ·基于流程的组织协调性设计第132-138页
     ·基于流程的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第138-143页
   ·哈动股份信息技术平台构建第143-146页
     ·信息技术平台的作用第143-144页
     ·信息技术平台架构第144-146页
   ·哈动股份组织再造的步骤第146-147页
   ·基于体制创新的母、子公司组织结构再造第147-154页
     ·更新组织结构的必要性第147页
     ·现代组织结构模式第147-148页
     ·哈动股份组织结构设置的原则第148-149页
     ·哈动股份组织机构模式选择第149-151页
     ·哈动股份组织结构设计第151-154页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第8章 哈动股份激励与约束机制再造第155-174页
   ·激励的含义和分类第155-156页
     ·激励的基本含义第155-156页
     ·激励方式的分类第156页
   ·影响哈动股份改革的激励因素第156-157页
   ·经营层激励的理论分析第157-159页
   ·经理层激励的制度背景分析第159-161页
   ·哈动股份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设计第161-165页
     ·多种激励方法的特征比较与应用第161-162页
     ·综合激励方案的三大要素第162-165页
     ·哈动股份经营者综合激励方案设计的组织工作第165页
   ·哈动股份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第165-173页
     ·企业职工需求层次的调查统计分析第165-168页
     ·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第168-173页
   ·本章小结第173-174页
第9章 哈动股份企业制度再造效果评价与对策第174-198页
   ·制度再造效果评价第174-175页
   ·哈动股份制度再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75-184页
     ·制度再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作用第175页
     ·制度再造效果评价指标设置原则第175-177页
     ·制度再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流程第177-178页
     ·企业制度再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第178-181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81-184页
   ·企业制度再造整体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第184-189页
   ·哈动股份制度再造的对策第189-197页
     ·哈动股份企业制度再造的政策要求第190-194页
     ·企业内部应采取的措施第194-197页
   ·本章小结第197-198页
结论第198-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16-217页
致谢第217-218页
个人简历第218-219页
附录第219-227页

论文共2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国互联网管理体制透视
下一篇:弹性蛋白酶菌株选育及其发酵条件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