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 第8-20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 第8-12页 |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 | 第9-10页 |
·附带民事诉讼的管辖 | 第10-11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容和目的 | 第11-12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性质 | 第12-15页 |
·独立性 | 第13页 |
·附带性 | 第13-15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 | 第15-20页 |
·公正的价值 | 第15-16页 |
·准确定罪量刑 | 第15-16页 |
·正确处理附带民事诉讼 | 第16页 |
·效率的价值 | 第16-17页 |
·满足刑事案件及时处理的需要 | 第16-17页 |
·满足民事案件及时处理的需要 | 第17页 |
·刑罚谦抑的价值 | 第17-18页 |
·惩治、教育的价值 | 第18-19页 |
·效益的价值 | 第19-20页 |
第2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20-29页 |
·各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考察 | 第20-26页 |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现状 | 第26-29页 |
第3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争论 | 第29-42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本身的内在冲突 | 第29-35页 |
·诉讼目的价值的冲突 | 第29-31页 |
·公正价值的冲突 | 第31-33页 |
·效率价值的冲突 | 第33-35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滥诉现象严重 | 第36页 |
·诉讼权利保障不到位 | 第36-37页 |
·赔偿责任认定困难 | 第37页 |
·被害人权益保护不统一 | 第37页 |
·法律用语含混不清 | 第37-38页 |
·检察机关的附带民事诉讼起诉权形同虚设 | 第38页 |
·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争论 | 第38-42页 |
·肯定说 | 第38-39页 |
·质疑说 | 第39-42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建议 | 第42-51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 第42-45页 |
·侵吞、损坏公私财产的犯罪 | 第42-43页 |
·侵害人身健康权、生命权的犯罪 | 第43-44页 |
·侵犯名誉、人格尊严、信誉、声誉的犯罪 | 第44-45页 |
·建立被害人国家赔偿制度 | 第45-46页 |
·完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执行的建议 | 第46-51页 |
·把握好执行的时间 | 第47页 |
·善于运用财产保全和执行措施 | 第47页 |
·树立民事赔偿优先原则 | 第47-48页 |
·重视调解工作的作用 | 第48-49页 |
·完善相关制度 | 第49-51页 |
·完善缓刑考验、减刑、假释制度 | 第49页 |
·完善取保候审的担保制度 | 第49页 |
·建立监狱代偿制度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