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第8-9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9-11页 |
·轻量化设计技术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汽车性能的提高 | 第9-10页 |
·提高载重汽车设计技术水平 | 第10-11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 | 第11页 |
·有限元法在车架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5页 |
·车架结构设计与分析简述 | 第11-12页 |
·车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形式 | 第12-13页 |
·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类型 | 第13-14页 |
·有限元法在车架结构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重型载重汽车车架的设计 | 第16-24页 |
·重型载重汽车车架综述 | 第16-20页 |
·车架的功用 | 第16页 |
·对车架的要求 | 第16-17页 |
·车架类型的选择 | 第17-18页 |
·车架宽度的确定 | 第18页 |
·车架纵梁形式的确定 | 第18-19页 |
·车架横梁形式的确定 | 第19-20页 |
·车架的制造工艺及材料 | 第20页 |
·车架的受载分析 | 第20-21页 |
·车架纵梁的弯矩计算 | 第21-24页 |
·纵梁的弯矩计算 | 第21-22页 |
·车架纵梁抗弯刚度校核 | 第22-23页 |
·车架的扭转刚度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有限元法及 Ansys软件 | 第24-36页 |
·有限元法的要点和特性 | 第24-25页 |
·有限元法的要点 | 第24-25页 |
·有限元法特性 | 第25页 |
·有限元法的发展和现状 | 第25-28页 |
·Ansys软件介绍及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28-35页 |
·Ansys软件介绍 | 第28-30页 |
·Ansys的分析步骤 | 第30-35页 |
·ANSYS软件的特点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车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车架的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坐标系的确定 | 第36页 |
·运用 UG软件建立车架的三维几何模型 | 第36-37页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41页 |
·将车架的几何模型转化为igs格式的文件 | 第37-38页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第五章 车架结构性能分析 | 第41-50页 |
·车架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 | 第41-46页 |
·静力分析基本概念及流程 | 第41-42页 |
·车架结构静力分析工况及约束处理 | 第42-43页 |
·车架分析及结果 | 第43-45页 |
·车架结构静力分析结果评价 | 第45-46页 |
·车架结构的动力性能分析 | 第46-50页 |
·结构动力性能分析的方程 | 第46页 |
·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的形成 | 第46-47页 |
·车架的模态分析结果 | 第47-50页 |
第六章 车架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 | 第50-70页 |
·优化设计理论基础 | 第50-59页 |
·优化设计概述 | 第50-51页 |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构成要素 | 第51-54页 |
·建立数学模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4-55页 |
·参数优化方法适用范围 | 第55-57页 |
·选择优化方法的标准及有关经验 | 第57-59页 |
·Ansys软件的优化设计 | 第59-61页 |
·Ansys的基本优化方法 | 第59-60页 |
·Ansys软件中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建立的原则 | 第60-61页 |
·车架优化设计模型的建立 | 第61-67页 |
·构建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 第61-62页 |
·生成分析文件 | 第62-65页 |
·定义优化变量 | 第65-66页 |
·设置并运行优化 | 第66-67页 |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67-70页 |
·优化变量的变化分析 | 第67-69页 |
·车架弯曲刚度的变化分析 | 第69-70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