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3页 |
2 城市土地储备的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13-16页 |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 | 第13-14页 |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特性 | 第14-16页 |
·城市土地储备规模确定的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6-17页 |
·政府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页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土地市场供求理论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3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0页 |
·城市土地储备规模 | 第22-23页 |
·城市土地储备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8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23页 |
·资金数量 | 第23-25页 |
·储备土地的来源 | 第25-26页 |
·土地储备方式 | 第26-27页 |
·城市发展规划 | 第27页 |
·市场需求 | 第27-28页 |
·阶段性目标与政策 | 第28页 |
·城市土地储备周期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4 武汉市土地储备市场分析 | 第30-48页 |
·武汉市土地储备市场运行概况 | 第30-31页 |
·基本概况 | 第30-31页 |
·“武汉模式”的特点 | 第31页 |
·武汉市土地储备规模预测分析 | 第31-47页 |
·回归预测模型 | 第32-39页 |
·灰色预测模型 | 第39-45页 |
·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8-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住宅需求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呈正相关,与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呈负相关 | 第48页 |
·商业服务业用地需求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和房屋竣工面积(商服)呈正相关 | 第48页 |
·土地储备的合理周期以1—2年为佳 | 第48页 |
·灰色模型精度相对较高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49页 |
·方法的选用 | 第49-50页 |
·用地需求量与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的关系 | 第50页 |
·土地储备量与土地储备结构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