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我国水污染概况 | 第13-14页 |
·锑污染的研究概况 | 第14-20页 |
·水污染中锑的主要来源及其存在状态 | 第15页 |
·锑的毒理学性质和环境标准 | 第15-16页 |
·锑污染的控制方法 | 第16-20页 |
·磷污染的研究概况 | 第20-27页 |
·废水中磷的主要来源及其存在状态 | 第20-21页 |
·磷污染的危害性以及我国磷污染的现状 | 第21-22页 |
·磷污染的控制方法 | 第22-27页 |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IOCS)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IOCS 的概述 | 第27页 |
·负载参数对IOCS 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IOCS 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31-32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2章 吸附的基本理论与工艺 | 第33-50页 |
·吸附机理及分类 | 第33页 |
·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线 | 第33-37页 |
·吸附平衡 | 第33-34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34-37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37-39页 |
·水膜内的物质迁移速度 | 第38页 |
·颗粒扩散速度 | 第38-39页 |
·表面络合模式 | 第39-44页 |
·表面络合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39-40页 |
·表面络合模式的基本类型 | 第40-42页 |
·水合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络合模式 | 第42-44页 |
·影响吸附的因素 | 第44-46页 |
·吸附剂结构与性质 | 第44-45页 |
·吸附质性质 | 第45-46页 |
·操作条件 | 第46页 |
·吸附剂及其再生 | 第46页 |
·吸附剂 | 第46页 |
·吸附剂再生 | 第46页 |
·吸附工艺 | 第46-50页 |
·间歇吸附 | 第47-48页 |
·固定床吸附 | 第48-49页 |
·移动床吸附 | 第49-50页 |
第3章 IOCS 的制备及表征 | 第50-62页 |
·IOCS 的制备 | 第50页 |
·IOCS 的表征 | 第50-60页 |
·IOCS 的表面形态 | 第50-52页 |
·IOCS 表面孔径及孔隙体积分布 | 第52-55页 |
·IOCS 的表面性质及成分 | 第55-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IOCS吸附除锑的效果与影响因素 | 第62-87页 |
·实验条件与方法 | 第62-64页 |
·实验方案与装置 | 第62-63页 |
·检测方法 | 第63-64页 |
·小试摇床实验 | 第64-75页 |
·IOCS 投加量对 IOCS 吸附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负载铁含量对 IOCS 吸附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pH 值对 IOCS 吸附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66-69页 |
·竞争离子对 IOCS 吸附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69-71页 |
·温度对吸附容量以及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 第71-74页 |
·IOCS 的再生 | 第74-75页 |
·中试柱实验 | 第75-84页 |
·吸附柱的逻辑斯特穿透曲线 | 第76-78页 |
·空床接触时间(EBCT)对吸附柱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78-79页 |
·pH 值对吸附柱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79-80页 |
·填料高度对吸附柱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80-82页 |
·初始浓度对吸附柱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82页 |
·吸附柱泄漏时不同高度砂层的含锑量 | 第82-83页 |
·吸附柱的再生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第5章 IOCS吸附除磷效果与影响因素 | 第87-107页 |
·实验条件与方法 | 第87-88页 |
·实验方案与实验装置 | 第87页 |
·检测方法 | 第87-88页 |
·小试摇床实验 | 第88-98页 |
·IOCS 投加量对 IOCS 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88-89页 |
·负载铁含量对IOCS 吸附除锑效果的影响 | 第89-90页 |
·pH 值对 IOCS 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90-92页 |
·竞争离子对IOCS 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92-94页 |
·温度对吸附容量以及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 第94-96页 |
·IOCS 的再生 | 第96-98页 |
·中试柱实验 | 第98-105页 |
·空床接触时间(EBCT)对吸附柱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98-100页 |
·pH 值对吸附柱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100页 |
·填料高度对吸附柱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初始浓度对吸附柱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吸附柱泄漏时不同高度砂层的含磷量 | 第103页 |
·吸附柱的再生 | 第103-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6章 IOCS 吸附锑、磷的热力学与机理研究 | 第107-132页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107-114页 |
·热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107-108页 |
·IOCS 吸附锑的热力学研究 | 第108-111页 |
·IOCS 吸附磷的热力学研究 | 第111-114页 |
·吸附扩散过程研究 | 第114-121页 |
·锑在IOCS 上的吸附扩散过程 | 第114-118页 |
·磷在IOCS 上的吸附扩散过程 | 第118-121页 |
·IOCS 吸附锑、磷后的表面性质及官能团作用机理分析 | 第121-123页 |
·IOCS 吸附锑、磷前后的元素组成分析 | 第121页 |
·IOCS 的表面基团在吸附锑、磷中的作用 | 第121-123页 |
·锑、磷在IOCS 上的化合价态分析及铁、氧电荷的变化 | 第123-130页 |
·吸附前后IOCS 表面成分及锑、磷化合价态分析 | 第123-125页 |
·IOCS 吸附锑、磷前后表面铁、氧电荷的变化 | 第125-128页 |
·IOCS 吸附前后价带谱图的变化 | 第128-129页 |
·IOCS 吸附前后表面原子配比的变化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结论 | 第132-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5-146页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