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首字母缩写表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智能网概述 | 第13-21页 |
·智能网产生的背景 | 第13页 |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 第13-15页 |
·智能网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智能业务呼叫过程 | 第17页 |
·智能网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 第17-18页 |
·智能网的组网方案 | 第18-20页 |
·智能网标准的发展 | 第20-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页 |
·智能网SCP 过载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集群计算中的负载平衡算法 | 第22-23页 |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论文所完成的工作 | 第23-24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4-25页 |
第2章 智能网SCP 过载控制算法概述 | 第25-33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窗口流量控制算法 | 第26页 |
·带票缓存控制算法 | 第26-27页 |
·带票缓存的分散控制算法 | 第27页 |
·带票缓存的集中控制算法 | 第27页 |
·自动呼叫间隙机制AUTOMATIC CODE GAPPING | 第27-31页 |
·表驱动ACG 算法 | 第28-30页 |
·自适应ACG 算法 | 第30-31页 |
·SCP 过载控制算法的评价准则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多SCP 智能网模型分析 | 第33-40页 |
·引言 | 第33页 |
·分布式多SCP 智能网模型 | 第33-35页 |
·系统异构性分析 | 第35-36页 |
·排队模型 | 第36-38页 |
·智能网的排队模型 | 第36页 |
·分布式多SCP 智能网的排队模型 | 第36-38页 |
·带有优先级的智能网排队模型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多SCP 智能网的负载平衡与过载检测方法 | 第40-44页 |
·引言 | 第40页 |
·分布式多SCP 智能网的负载平衡算法 | 第40-42页 |
·向量负载指数 | 第40-41页 |
·发送者初始(Sender Initiated)负载平衡算法 | 第41-42页 |
·智能网过载检测方法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带有优先级的多SCP 智能网过载控制算法 | 第44-49页 |
·引言 | 第44页 |
·持续间隙方法(CGM,CONTINUOUS GAPPING METHOD) | 第44-45页 |
·新到间隙方法(NAGM,NEW ARRIVAL GAPPING METHOD) | 第45-47页 |
·多SCP 智能网的过载控制流程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6章 仿真试验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页 |
·仿真平台的功能 | 第49-50页 |
·仿真平台实现过程中应用的技术 | 第50-56页 |
·线程编程技术 | 第50页 |
·进程与线程 | 第50-51页 |
·线程的创建和终止 | 第51-52页 |
·进程间的通信 | 第52-56页 |
·仿真平台的编写 | 第56-57页 |
·仿真试验 | 第57-59页 |
·试验1、负载平衡算法性能试验 | 第57-58页 |
·试验2、整体性能试验 | 第58-59页 |
·试验3、优先级保证试验 | 第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主要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