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 QSAR概述 | 第9-11页 |
·基础理论 | 第9-10页 |
·量子化学理论 | 第9-10页 |
·分子力学理论 | 第10页 |
·QSAR研究特点 | 第10-11页 |
2 QSAR结构参数 | 第11-13页 |
·疏水性参数(Hydrophoby parameter) | 第11-12页 |
·电性参数(Electrical property parameter) | 第12页 |
·空间参数(Spatial parameter) | 第12-13页 |
3 QSAR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量子化学法(Quantun chemical method) | 第14页 |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ark) | 第14-15页 |
·辛醇—水分配系数法(Octane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method) | 第15页 |
·基团贡献法(Free-Wilson) | 第15页 |
·线形自由能相关法(LFER) | 第15页 |
·线性溶剂化能相关法(LSERs) | 第15-16页 |
·分子表面积法(TSA) | 第16页 |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Molecular connective indices) | 第16-17页 |
4 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磺酰脲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QSAR在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6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34页 |
1 数据选择 | 第21-30页 |
·目标化合物选择 | 第21-29页 |
·毒理学数据的选择 | 第29-30页 |
2 分子性连接指数计算 | 第30-32页 |
·计算原理 | 第30页 |
·计算方法 | 第30-32页 |
3 模型建立及验证方法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毒理学QSAR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34-48页 |
1 辛醇/水分配系数估算模型 | 第34-40页 |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计算 | 第34-3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39-40页 |
2 毒理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45页 |
·应用辛醇/水分配系数法建立毒理学模型 | 第40-4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42页 |
·应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建立毒理学模型 | 第42-4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4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5-4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5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50页 |
建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一 攻硕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附录二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