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山羊品种RAMP标记多态性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7-8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 ·羊毛纤维品质分析 | 第8-12页 |
| ·羊毛纤维组织学构造 | 第8-9页 |
| ·羊毛被毛纤维类型 | 第9页 |
| ·羊毛纤维品质测试指标 | 第9-12页 |
| ·遗传标记 | 第12-21页 |
| ·分子遗传标记的概念及特点 | 第12页 |
| ·分子标记的类型 | 第12-14页 |
| ·RAPD标记 | 第14-17页 |
| ·RAPD技术的应用 | 第17-21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 ·试验用毛样 | 第21页 |
| ·试验用血样 | 第21页 |
| ·试验用随机引物 | 第21-22页 |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第22-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2-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 ·主要测试项目 | 第23页 |
| ·血样采集方法 | 第23页 |
| ·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 第23-24页 |
| ·DNA检测方法 | 第24页 |
| ·DNA样品的稀释 | 第24页 |
| ·引物的稀释 | 第24-25页 |
| ·PCR体系的建立方法 | 第25页 |
| ·PCR产物的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 ·引物的筛选 | 第26页 |
| ·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 ·羊毛品质分析 | 第27-30页 |
| ·羊毛纤维直径 | 第27页 |
| ·羊毛纤维长度 | 第27-28页 |
| ·羊毛纤维净毛率 | 第28-29页 |
| ·单位长度弯曲数 | 第29页 |
| ·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 | 第29-30页 |
| ·主要产毛性状的 RAPD标记 | 第30-42页 |
| ·全血基因DNA检测结果 | 第30-31页 |
| ·PCR体系的优化结果 | 第31页 |
| ·引物筛选结果 | 第31-32页 |
| ·个体 RAPD扩增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 ·RAPD标记与产毛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7-42页 |
| 5 讨论 | 第42-48页 |
| ·毛品质分析 | 第42-43页 |
| ·关于羊毛纤维直径 | 第42页 |
| ·关于羊毛纤维长度 | 第42页 |
| ·关于羊毛纤维净毛率 | 第42-43页 |
| ·关于弯曲频率及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3页 |
| ·主要产毛性状的 RAPD标记 | 第43-48页 |
| ·关于 RAPD技术 | 第43-44页 |
| ·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4-45页 |
| ·关于扩增图谱 | 第45-46页 |
| ·2种群的遗传稳定性、遗传变异及亲缘关系的分析 | 第46-47页 |
| ·部分产毛性状的辅助标记选择 | 第47-48页 |
| 6 结论 | 第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