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竹纤维的提取及其结构和化学性能的研究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2-3页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竹子植物纤维的基本构造 | 第12-13页 |
·竹子植物纤维的微细结构 | 第13-16页 |
·竹子的化学组成 | 第16-17页 |
·我国竹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17-19页 |
·国外竹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二章 粗竹纤维的烧碱处理工艺 | 第25-60页 |
引言 | 第25-2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烧碱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单独烧碱处理 | 第27-28页 |
·添加无机化学助剂的烧碱处理 | 第28页 |
·酸预处理后再烧碱处理 | 第28页 |
·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失重率的测试 | 第28页 |
·仪器分析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9-55页 |
·粗竹原料的化学组分 | 第29页 |
·失重率 | 第29-34页 |
·单独烧碱处理与纤维失重率的关系 | 第29-32页 |
·添加无机化学助剂的烧碱处理与纤维失重率的关系 | 第32-34页 |
·酸预处理后烧碱处理与纤维失重率的关系 | 第34页 |
·竹纤维形态结构 | 第34-37页 |
·红外和紫外光谱 | 第37-42页 |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45页 |
·DSC-TG 分析 | 第45-51页 |
·烧碱处理后的回潮率 | 第51页 |
·烧碱处理的综合化学过程和反应机理 | 第51-55页 |
3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第三章 粗竹纤维的漂白处理工艺 | 第60-74页 |
引言 | 第60-6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3-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3页 |
·漂白处理方法 | 第63-64页 |
·测试方法 | 第64页 |
·失重率的测试 | 第64页 |
·仪器分析 | 第6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失重率的影响 | 第64-67页 |
·白度测试 | 第67-70页 |
·紫外光谱 | 第70页 |
·DSC-TG 分析 | 第70-71页 |
3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四章 粗竹纤维混合处理工艺 | 第74-85页 |
引言 | 第7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4-76页 |
·实验材料 | 第74-75页 |
·烧碱/漂白处理方法 | 第75-76页 |
·烧碱处理方法 | 第75页 |
·漂白处理方法 | 第75-76页 |
·染色方法 | 第76页 |
·测试方法 | 第76页 |
·仪器分析 | 第7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6-82页 |
·白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8-79页 |
·提取方法与结晶度的关系 | 第79页 |
·结晶度与可染性的关系 | 第79-80页 |
·DSC-TG 分析 | 第80-82页 |
3 结论 | 第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第五章 提取后竹纤维的化学性能研究 | 第85-96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6-87页 |
·实验材料 | 第86页 |
·烧碱处理方法 | 第86页 |
·酸水解处理方法 | 第86-87页 |
·酸水解浓度、温度处理实验 | 第86页 |
·酸水解动力学实验 | 第86-87页 |
·测试方法 | 第8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87-94页 |
·提取竹纤维的烧碱处理 | 第87-88页 |
·提取竹纤维的酸水解 | 第88-94页 |
·硫酸浓度和温度对碱提取后竹纤维水解失重率的影响 | 第88-89页 |
·提取竹纤维的酸水解速率 | 第89-90页 |
·硫酸浓度和温度对联合处理后纤维水解失重率的影响 | 第90-94页 |
3 结论 | 第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六章 提取后竹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 第96-106页 |
引言 | 第9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96-97页 |
·实验材料 | 第96-97页 |
·测试方法 | 第9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3页 |
·形态结构分析 | 第97-99页 |
·红外光谱 | 第99-100页 |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第100-101页 |
·DSC-TG 分析 | 第101-103页 |
·密度分析 | 第103页 |
3. 结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6-108页 |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10-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