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刘勰"文采"观的产生渊源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刘勰美学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刘勰创作目的及"文采"观在其美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中国"文"、"采"概念溯源及"文采"论在传统美学中的演变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中国"文""采"概念渊源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文采"论在传统美学中的演变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刘勰"文采"观析论 | 第22-36页 |
第一节 刘勰"文采"观的理论基点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刘勰的"形文"论 | 第25-29页 |
第三节 刘勰的"声文"论 | 第29-32页 |
第四节 刘勰的"情文"论 | 第32-36页 |
第四章 "为文造情"的现代思考 | 第36-40页 |
第一节 文学价值观的多元化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文学创作自身的要求 | 第37-39页 |
第三节 "节奏"是诗的主导要素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