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通信网结构与设计论文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的OAM技术实现与分析研究

摘 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研究课题意义第7-8页
   ·本文重点和组织结构第8-10页
第二章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第10-17页
   ·发展历程第10页
   ·体系结构第10-14页
     ·基本术语第10-12页
     ·MPLS基本工作过程第12-13页
     ·LSR体系结构第13-14页
     ·MPLS报文结构第14页
   ·标签栈技术第14-16页
   ·优势分析第16-17页
第三章 MPLSOAM技术第17-30页
   ·MPLS OAM功能第17-18页
   ·MPLS OAM原理介绍第18-23页
     ·原理概述第18页
     ·MPLS OAM基本报文第18-21页
     ·MPLS OAM几种缺陷第21-22页
     ·MPLS OAM四种定时器第22-23页
     ·MPLS OAM可用/不可用状态第23页
   ·MPLS OAM可用性状态机第23-27页
     ·近端状态机处理流程图第23-25页
     ·远端状态机处理流程图第25-27页
   ·保护倒换技术第27-30页
     ·1+1 保护方式第27-28页
     ·1:1 保护方式第28-30页
第四章 MPLSOAM技术实现第30-41页
   ·设计思路第30-31页
   ·各模块设计及关系第31-34页
     ·编解码模块第31-32页
     ·缺陷检测模块第32页
     ·状态机模块第32-33页
     ·定时器模块第33页
     ·配置模块第33页
     ·保护倒换模块第33-34页
   ·MPLS OAM与保护倒换相结第34-36页
   ·实验结果第36-41页
     ·MPLS OAM结果第36-39页
     ·保护倒换结果第39-41页
第五章 MPLSOAM技术分析及改进第41-49页
   ·自动协议第41-43页
     ·问题分析第41-42页
     ·解决方案第42-43页
   ·Label索引状态机第43-47页
     ·问题分析第43-45页
     ·解决方案第45-47页
   ·BDI发送频率问题第47-49页
     ·问题分析第47页
     ·解决方案第47-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1页
   ·本文工作小结第49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杜仲降压滴丸的研制
下一篇: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应力分析及敏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