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2页 |
| ·我国利率体制的变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 第8-12页 |
| ·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论文的内容及框架 | 第14-16页 |
| 2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6-28页 |
| ·风险导致的损失和经济资本 | 第16-19页 |
| ·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 第16-17页 |
| ·经济资本 | 第17-19页 |
| ·经济增加值(EVA)原理 | 第19页 |
| ·贷款定价的原则 | 第19-21页 |
| ·价值最大化原则 | 第19页 |
| ·风险、成本与收益对等原则 | 第19-20页 |
| ·分客户定价原则 | 第20页 |
| ·根据借款人风险等级定价的原则 | 第20页 |
| ·成本是价格下限的原则 | 第20页 |
| ·贷款价格不能过多偏离市场一般利率水平的原则 | 第20-21页 |
| ·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 | 第21-23页 |
| ·影响贷款定价的一般因素 | 第21页 |
| ·影响贷款定价的具体因素 | 第21-23页 |
|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几种主要方法 | 第23-28页 |
| ·成本相加定价方法 | 第23-24页 |
| ·价格领导定价方法 | 第24-25页 |
| ·客户利润分析(CPA)定价方法 | 第25-26页 |
| ·经调整的资本收益(RAROC)定价方法 | 第26-28页 |
| 3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定价的现状 | 第28-29页 |
| ·现行贷款定价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29-30页 |
| ·完善我国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 | 第30-31页 |
| 4 贷款定价模型的基础—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 | 第31-40页 |
| ·内部信用评级的含义及作用 | 第31-33页 |
| ·内部信用评级的含义 | 第31-32页 |
| ·使用内部评级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 | 第32-33页 |
| ·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特点 | 第33页 |
|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6页 |
| ·指标体系的分类 | 第34页 |
| ·指标体系的设置 | 第34-36页 |
| ·客户基本信用等级的初步确定 | 第36-37页 |
| ·客户基本信用等级的调整 | 第37-40页 |
| 5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49页 |
| ·贷款基本价格的确定 | 第40-46页 |
| ·贷款基本价格公式的推导 | 第40-41页 |
| ·公式中各部分变量的确定 | 第41-46页 |
| ·贷款基本价格的调整 | 第46-47页 |
| ·根据客户存贷比调整贷款基本价格 | 第46-47页 |
| ·根据客户结算量调整贷款基本价格 | 第47页 |
| ·贷款定价区间的确定 | 第47-49页 |
| 6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案例分析 | 第49-58页 |
| ·贷款企业的相关信息 | 第49-50页 |
| ·公司基本情况 | 第49页 |
| ·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 | 第49-50页 |
| ·案例应用分析 | 第50-56页 |
| ·评定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 | 第50-55页 |
| ·确定贷款基本价格 | 第55-56页 |
| ·调整贷款基本价格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7 结论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附录 | 第63-64页 |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