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综述 | 第1-14页 |
| ·OMC简介 | 第7-11页 |
| ·基于TMN管理框架 | 第8-10页 |
| ·OMC功能 | 第10-11页 |
| ·OMC结构 | 第11页 |
| ·南向接口概述 | 第11-12页 |
| ·常见的南向接口实现 | 第12-13页 |
| ·统一的南向接口设计可行性 | 第13-14页 |
| 第2章 网元管理接口分析 | 第14-19页 |
| ·接口类型 | 第14-17页 |
| ·MML人机交互语言接口 | 第14页 |
| ·Q3/CMIP协议接口 | 第14-15页 |
| ·SNMP协议接口 | 第15-16页 |
| ·文件接口 | 第16-17页 |
| ·CORBA接口 | 第17页 |
| ·信息交换和数据传送 | 第17页 |
| ·系统组网方式 | 第17-18页 |
| ·接口使用方式 | 第18-19页 |
| 第3章 南向接口的功能需求 | 第19-23页 |
| ·配置数据采集的要求 | 第20页 |
| ·配置信息的同步 | 第20页 |
| ·配置数据要求 | 第20页 |
| ·告警数据采集的要求 | 第20-21页 |
| ·接收实时告警 | 第20页 |
| ·告警数据同步 | 第20-21页 |
| ·告警屏蔽功能 | 第21页 |
| ·告警数据要求 | 第21页 |
| ·性能数据采集的要求 | 第21-23页 |
| ·接收实时性能数据 | 第21-22页 |
| ·性能数据同步 | 第22页 |
| ·性能数据要求 | 第22-23页 |
| 第4章 南向接口设计 | 第23-34页 |
| ·设计说明 | 第23页 |
| ·组织模型 | 第23-24页 |
| ·体系结构 | 第24-31页 |
| ·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 | 第24-27页 |
| ·基于事件服务的异步交互方式 | 第27-31页 |
| ·功能模型 | 第31-32页 |
| ·信息模型 | 第32-34页 |
| 第5章 接口定义 | 第34-40页 |
| ·定义数据结构 | 第34-36页 |
| ·操作结果 | 第34页 |
| ·性能指标 | 第34-35页 |
| ·配置和告警属性 | 第35页 |
| ·网元连接状态 | 第35-36页 |
| ·配置数据管理 | 第36页 |
| ·配置数据同步操作struct Event_ConfigSyncCmd | 第36页 |
| ·配置数据同步结果struct Event_ConfigSyncResult | 第36页 |
| ·告警数据管理 | 第36-37页 |
| ·实时告警数据上报struct Event_RealTimeAlarm | 第36-37页 |
| ·告警数据同步操作struct Event_AlarmSyncCmd | 第37页 |
| ·告警数据同步结果struct Event_AlarmSyncResult | 第37页 |
| ·性能数据管理 | 第37-38页 |
| ·实时性能数据上报struct Event_RealTimePerf | 第37-38页 |
| ·性能数据同步操作struct Event_PerfSyncCmd | 第38页 |
| ·性能数据同步结果struct Event_PerfSyncResult | 第38页 |
| ·操作维护功能 | 第38-39页 |
| ·操作维护命令操作struct Event_OamCmd | 第39页 |
| ·操作维护命令结果struct Event_OamResult | 第39页 |
| ·网元连接信息 | 第39-40页 |
| ·网元连接状态上报struct Event_LinkState | 第39-40页 |
| 第6章 应用实例 | 第40-49页 |
| ·Spatial系统简介 | 第40-41页 |
| ·CLI接口 | 第40页 |
| ·TFTP接口 | 第40-41页 |
| ·SNMP接口 | 第41页 |
| ·实现 | 第41-49页 |
| ·连接事件服务 | 第42-43页 |
| ·配置同步实现 | 第43-44页 |
| ·接收实时告警实现 | 第44-45页 |
| ·告警同步 | 第45-46页 |
| ·接收实时性能文件 | 第46-47页 |
| ·网元连接状态监测 | 第47-48页 |
| ·操作维护 | 第48-4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