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9页 |
·立题依据 | 第8页 |
·组方筛选 | 第8-9页 |
·研究假说的提出 | 第9页 |
2 正文 | 第9-53页 |
·川芎解表功效的历代论述和应用 | 第9-12页 |
·川芎解表的历代文献论述 | 第9-10页 |
·历代医家对川芎解表的临床运用 | 第10-12页 |
·川芎薄荷配伍对辛平解表理论的发展 | 第12-14页 |
·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4页 |
·薄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药理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川芎挥发油的药理研究概况 | 第15页 |
·薄荷挥发油的药理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预实验 | 第17-24页 |
·预实验用药 | 第17页 |
·预实验研究 | 第17-23页 |
·抗炎作用研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第17-19页 |
·镇痛作用研究 | 第19-23页 |
·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 | 第19-21页 |
·对热板仪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第21-23页 |
·预实验结果讨论 | 第23-24页 |
·实验研究 | 第24-53页 |
·实验用药 | 第24页 |
·主要药效学研究 | 第24-38页 |
·抗炎作用研究 | 第24-31页 |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第24-26页 |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 第26-28页 |
·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 第28-31页 |
·镇痛作用研究 | 第31-35页 |
·对热板仪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第31-34页 |
·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解热作用研究:对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 第35-38页 |
·相关药效学作用机理研究 | 第38-53页 |
·抗炎的机理研究 | 第38-48页 |
·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 | 第38-41页 |
·对蛋清致正常大鼠足肿胀炎症反应的影响(实验2.6.2.1.3) | 第38页 |
·对蛋清致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38-41页 |
·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 第41-44页 |
·对蛋清致正常大鼠足肿胀炎症反应PGE_2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蛋清致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炎症反应PGE_2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血清中SOD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血清中NO的影响 | 第45-46页 |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血清中IL-1β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镇痛作用机理研究:对硝酸甘油型大鼠头痛模型血浆5—HT、CGRP的影响 | 第48-49页 |
·解热作用机理研究 | 第49-53页 |
·对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下丘脑PGE_2、cAMP的影响 | 第49-52页 |
·对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血清中IL-1β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66页 |
1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53-54页 |
2 川薄油药效作用的讨论 | 第54-56页 |
·川薄油的抗炎作用的讨论 | 第54-55页 |
·川薄油的镇痛作用的讨论 | 第55-56页 |
·川薄油的解热作用的讨论 | 第56页 |
3 川薄油作用的机理探讨 | 第56-65页 |
·川薄油的抗炎作用机理探讨 | 第56-60页 |
·川薄油的镇痛作用机理探讨 | 第60-61页 |
·川薄油的解热作用机理探讨 | 第61-64页 |
·川薄油作用的中医机理探讨 | 第64-65页 |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综述 | 第77-101页 |
川芎薄荷在解表方药中的应用 | 第77-81页 |
中医药对表证的治疗 | 第81-101页 |
附录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 第101-102页 |
附录Ⅱ 声明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