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库移民的能力再造--宜宾向家坝水库案例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14页 |
| ·角色置换引发的移民适应危机 | 第9-11页 |
| ·移民心理的表层问题 | 第9-10页 |
| ·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与移民的适应困难 | 第10-11页 |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 ·研究选题 | 第11-12页 |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2 水库移民的相关研究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 第14-24页 |
| ·国内外水库移民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 ·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理论构架 | 第16-24页 |
| ·角色理论与移民角色转化 | 第16-19页 |
| ·期望理论与移民角色转化 | 第19-20页 |
| ·学习理论与移民角色转化 | 第20-24页 |
| 3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困境 | 第24-35页 |
| ·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问题概述 | 第24-25页 |
| ·宜宾向家坝水库经济发展环境的困境 | 第25-27页 |
| ·转型期经济发展的压力 | 第25-26页 |
| ·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 | 第26-27页 |
|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困境 | 第27-35页 |
| ·移民人口数量较多,劳动力负担重 | 第27页 |
| ·低层次文化程度导致能力迁移的失效 | 第27-29页 |
| ·移民现有技能单一,科技力量薄弱 | 第29-30页 |
| ·教育资源缺乏,移民能力提升后劲不足 | 第30页 |
| ·移民的期望与生存状态的矛盾 | 第30-32页 |
| ·移民城镇化程度较高与劳动力迁移性能力失效的矛盾 | 第32-33页 |
| ·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 | 第33-35页 |
| 4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能力再造 | 第35-42页 |
| ·构建移民能力再造的外部支持环境 | 第35-39页 |
| ·达到组织支持与资金保证的完美结合 | 第36-38页 |
| ·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 | 第38-39页 |
|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结构及内容 | 第39-42页 |
|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结构 | 第39-40页 |
|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内容 | 第40-42页 |
| 5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的能力再造规划 | 第42-51页 |
|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具体规划 | 第42-48页 |
| ·第一阶段 移民动迁阶段 | 第42-44页 |
| ·第二阶段 移民搬迁阶段 | 第44-45页 |
| ·第三阶段 移民安置阶段 | 第45-47页 |
| ·后期扶持阶段 | 第47-48页 |
| ·水库移民能力再造的规范化要求 | 第48-51页 |
| ·区域性 | 第48-49页 |
| ·预见性 | 第49页 |
| ·层次性 | 第49页 |
| ·遵循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要求 | 第49-51页 |
| 6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6-57页 |
| 声明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