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危机应对
前言 | 第1-16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6-26页 |
·财务危机的定义 | 第16-19页 |
一、将财务危机定义为已宣告破产的企业 | 第16页 |
二、将财务危机定义为一种混沌状态 | 第16-17页 |
三、从单一角度入手定义财务危机 | 第17-19页 |
四、国内学者的观点 | 第19页 |
·财务危机的特征 | 第19-21页 |
·财务危机的分类 | 第21-24页 |
·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 第24-26页 |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区别 | 第24-25页 |
二、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联系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财务危机应对的理论探讨 | 第26-35页 |
·几种危机管理理论 | 第26-29页 |
一、企业危机管理的系统论 | 第26页 |
二、企业危机管理的结构论 | 第26-27页 |
三、企业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论 | 第27页 |
四、企业危机管理的扩散论 | 第27-28页 |
五、危机变化的结构论 | 第28-29页 |
·财务危机管理五项职能 | 第29页 |
·财务危机管理系统 | 第29-33页 |
一、财务危机预案系统 | 第30-33页 |
二、财务危机总结系统 | 第33页 |
三、恢复系统 | 第33页 |
·财务危机管理过程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财务危机的预警 | 第35-51页 |
·财务危机早期的各种征兆 | 第35-39页 |
一、生产方面的征兆 | 第35-36页 |
二、经营管理方面的征兆 | 第36-37页 |
三、财务管理方面的征兆 | 第37-38页 |
四、其他方面的危险信号 | 第38-39页 |
·财务危机预警的方法 | 第39-45页 |
一、财务危机预警传统的分析方法 | 第39页 |
二、财务危机预警的计量模型法 | 第39-40页 |
三、其他方法 | 第40页 |
四、本文采取的系统分析方法 | 第40-45页 |
(一) 财务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41-43页 |
(二) 警情分类 | 第43-44页 |
(三) 警情临界点的确定原则 | 第44-45页 |
(四) 警情的综合分析 | 第45页 |
·预警案例实证分析 | 第45-51页 |
一、样本选取 | 第46页 |
二、确定警情临界点 | 第46-47页 |
三、警情分析 | 第47-49页 |
四、警情追踪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财务危机应对机制 | 第51-64页 |
·财务危机应对目标及原则 | 第51-52页 |
一、财务危机的应对目标 | 第51页 |
二、财务危机的应对原则 | 第51-52页 |
·财务危机应对策略选择 | 第52-61页 |
一、亏损型财务危机的应对策略 | 第53-54页 |
(一) 常规策略 | 第53页 |
(二) 非常规策略 | 第53-54页 |
二、偿付困难型财务危机处理策略 | 第54-55页 |
(一) 对间接融资的第三方可采取的策略 | 第54-55页 |
(二) 对直接融资的第三方可采取的策略 | 第55页 |
(三) 一些共同的策略 | 第55页 |
(四) 提升企业偿债能力的策略 | 第55页 |
三、破产型财务危处理策略 | 第55-56页 |
(一) 企业破产的界定 | 第56页 |
(二) 破产和解的财务危机处理方式 | 第56页 |
(三) 破产性财务危机的终结-破产清算 | 第56页 |
四、综合分析——迪康案例 | 第56-61页 |
(一) 财务危机发展过程 | 第57-59页 |
(二) 徒劳的经营努力 | 第59页 |
(三) 断臂求生 | 第59-61页 |
·总结与建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附表1:30 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名称及代码 | 第64页 |
附表2:2002 年财务指标排序 | 第64-65页 |
附表 3:2003 年警情指标排序 | 第65-66页 |
附表 4:2004 年财务指标排序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