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 ·烷基化化学反应 | 第12-13页 |
| ·催化剂研究 | 第13-14页 |
| ·工艺技术进展 | 第14-17页 |
| ·三氯化铝工艺 | 第14页 |
| ·HF工艺 | 第14页 |
| ·固定床工艺 | 第14-15页 |
| ·催化蒸馏(CD)工艺 | 第15-16页 |
| ·悬浮床催化蒸馏(SCD) | 第16-17页 |
| ·离子液体 | 第17-18页 |
| ·离子液体的结构 | 第18页 |
| ·组成离子液体的阳离子 | 第18页 |
| ·组成离子液体的阴离子 | 第18页 |
|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 ·一步合成法 | 第19页 |
| ·两步合成法 | 第19页 |
|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9-22页 |
| ·极性 | 第19-20页 |
| ·熔点 | 第20页 |
| ·热化学稳定性 | 第20页 |
| ·溶解性 | 第20页 |
| ·粘度 | 第20-21页 |
| ·表面张力 | 第21页 |
| ·电导率和电位窗 | 第21页 |
| ·离子液体的酸、碱性质 | 第21-22页 |
| ·氯铝酸盐室温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22页 |
| ·离子液体的负载 | 第22-2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离子液体再循环实验 | 第24-39页 |
| ·[BMIM][AlCl_4]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4-27页 |
| ·原材料 | 第24-25页 |
| ·[BMIM][AlCl_4]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5-26页 |
| ·合成BMIC的后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 ·不同AlCl_3合成[BMIM][AlCl_4]的情况 | 第27页 |
| ·小型离子液体再循环装置 | 第27-33页 |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 ·静态混合反应器中的混合 | 第33-34页 |
| ·液—液连续分离 | 第34-35页 |
| ·离子液体再循环 | 第35页 |
| ·间歇操作条件下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 | 第35-36页 |
| ·连续操作条件下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 | 第36页 |
| ·沿反应管不同位置侧线连续进料的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 ·互溶问题与后续分离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延长离子液体催化剂寿命的实验 | 第39-47页 |
| ·延长离子液体催化剂寿命的理论依据 | 第39-40页 |
| ·延长离子液体催化剂寿命实验流程 | 第40页 |
| ·延长寿命实验 | 第40-44页 |
| ·离子液体的合成、添加 | 第42页 |
| ·装填铝丝、加苯 | 第42页 |
| ·延长寿命实验操作 | 第42-43页 |
| ·离子液体催化剂活性的测试 | 第43-44页 |
| ·ICP-AES检测结果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负载离子液体催化苯与1—十二烯的烷基化反应 | 第47-56页 |
| ·负载[BMIM][AlCl_4](Al-IL)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47-48页 |
| ·载体材料 | 第47-48页 |
| ·负载方法 | 第48页 |
| ·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表征 | 第48-51页 |
| ·间歇反应性能 | 第51-55页 |
| ·载体织构特性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载体平均孔径对负载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 ·载体3一步法负载离子液体的反应性能 | 第53-54页 |
| ·载体3两步法负载离子液体的反应性能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