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独创性声明第1页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页
1 创新能力培养的提出第10-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国内外创新教育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第11-12页
  1.2.2 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第14-15页
2 创新能力培养综述第15-22页
 2.1 创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第15页
 2.2 创新能力培养与理性精神培养的关系第15-16页
 2.3 创新能力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关系第16-17页
 2.4 创新能力培养的涵义第17-19页
 2.5 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第19页
 2.6 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6.1 创新的基本原理第19-20页
  2.6.2 建构主义理论第20页
  2.6.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0页
  2.6.4 创造心理学理论第20-21页
  2.6.5 发现学习理论第21页
  2.6.6 学生认知规律理论基础第21-22页
3 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2-25页
 3.1 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第22-24页
  3.1.1 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第22-23页
  3.1.2 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发展的需要第23页
  3.1.3 创新能力培养是个人发展的需要第23-24页
 3.2 创新能力培养可行性第24-25页
  3.2.1 生物学科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现实可行性第24页
  3.2.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具有理论可行性第24-25页
  3.2.3 生物学科实践性很强,具有应用可行性第25页
4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第25-36页
 4.1 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六阶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25-32页
  4.1.1 在激发学生求知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26-27页
  4.1.2 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27-28页
  4.1.3 在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28-30页
  4.1.4 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30页
  4.1.5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30-31页
  4.1.6 在知识掌握评价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31-32页
 4.2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32-35页
 4.3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35-36页
 4.4 通过信息检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36页
5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第36-42页
 5.1 研究方法第36-38页
 5.2 结果第38-42页
  5.2.1 实验班学生创造思维品质得到了较好发展第38-39页
  5.2.2 实验班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得到了较好地发展第39-40页
  5.2.3 重点班和普通班相比,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差异第40-41页
  5.2.4 实验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普遍提高第41页
  5.2.5 实验班学生每周主动学习生物的时间普遍增加第41页
  5.2.6 实验增强了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信心第41-42页
6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的思考与建议第42-46页
 6.1 创新能力培养应以人为本第42页
 6.2 实施创新教育应牢记“自由”是导入“创造”的先决条件第42页
 6.3 应建立适宜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管理体制第42-43页
 6.4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第43页
 6.5 建议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第43-44页
 6.6 努力营造适合创新的社会氛围第44页
 6.7 不能割裂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第44页
 6.8 实施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附录1:第47-54页
 高中生物创新教学教案第47-54页
附录2:第54-55页
 调查问卷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后记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博弈论视角看税务反腐败
下一篇:甘肃省苜蓿产业化发展及苜蓿芽营养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