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地图点状要素注记配置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概论 | 第8-9页 |
| ·地图注记自动配置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注记配置的总体研究 | 第9-10页 |
| ·点状要素注记配置方法的研究 | 第10-11页 |
| ·注记配置质量评定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实验系统的研制 | 第12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2-13页 |
| ·论文组织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地图注记的基本知识 | 第14-20页 |
| ·地图注记的功能 | 第14-15页 |
| ·地图注记的分类 | 第15-16页 |
| ·按功能特点分类 | 第15页 |
| ·按要素类型分类 | 第15-16页 |
| ·地图注记的要素 | 第16-18页 |
| ·地图注记外观要素 | 第16-17页 |
| ·地图注记布局要素 | 第17-18页 |
| ·地图注记的评价准则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模拟退火算法 | 第20-26页 |
| ·模拟退火算法简介 | 第20-21页 |
| ·模拟退火算法流程 | 第21-24页 |
| ·状态产生函数 | 第22页 |
| ·状态接受函数 | 第22-23页 |
| ·温度更新函数 | 第23页 |
| ·内循环终止准则 | 第23-24页 |
| ·外循环终止准则 | 第24页 |
| ·模拟退火算法的应用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点状要素注记配置问题分析 | 第26-34页 |
| ·注记配置的表达模型 | 第26-29页 |
| ·注记配置规则 | 第27-28页 |
| ·质量评价模型 | 第28-29页 |
| ·注记配置的过程 | 第29-34页 |
| ·位置产生 | 第29-30页 |
| ·位置评价 | 第30-33页 |
| ·位置选取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SA在点状要素注记配置中的应用 | 第34-43页 |
| ·位置产生函数 | 第34页 |
| ·位置评价函数 | 第34-37页 |
| ·压盖评价函数 | 第34-35页 |
| ·冲突评价函数 | 第35-36页 |
| ·位置优先性评价函数 | 第36页 |
| ·位置关联性评价函数 | 第36页 |
| ·综合评价函数 | 第36-37页 |
| ·位置接受函数 | 第37页 |
| ·SA算法的参数控制问题 | 第37-38页 |
| ·相关因素的表达 | 第38-39页 |
| ·注记的表达 | 第38页 |
| ·点要素的表达 | 第38页 |
| ·注记位置的计算 | 第38-39页 |
| ·SA算法改进一 | 第39-41页 |
| ·注记配置的复杂性 | 第39-40页 |
| ·基于Voronoi图的注记预配置 | 第40-41页 |
| ·局部优化 | 第41页 |
| ·SA算法改进二 | 第41-43页 |
| ·自由度的引入 | 第41-42页 |
| ·空间划分 | 第42页 |
| ·局部回溯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实验、结论及总体展望 | 第43-51页 |
| ·实验说明 | 第43-44页 |
| ·实验环境 | 第43页 |
| ·实验数据 | 第43-44页 |
| ·注记配置顺序 | 第44页 |
| ·实验评价 | 第44-49页 |
| ·质量评价函数 | 第44-45页 |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45-47页 |
| ·算法改进评价 | 第47-49页 |
| ·注记配置结果评价 | 第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