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理论来源第11-21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第11-16页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第11-13页
  2、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人的需要、阶级斗争、科学技术第13-16页
 (二)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思想第16-21页
  1、列宁: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性矛盾动力论”第16-17页
  2、斯大林:社会主义发展“完全适合动力论”第17-18页
  3、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第18-21页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改革动力论第21-27页
 (一)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21-23页
  1、从改革的目的来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22页
  2、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22-23页
  3、从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来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23页
 (二)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第23-25页
  1、改革的对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阻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第24页
  2、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第24页
  3、改革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24-25页
 (三)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第25-27页
  1、发展是目的第25页
  2、改革是动力第25页
  3、稳定是前提第25-27页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对外开放动力论第27-36页
 (一) 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第27-30页
  1、实行对外开放为我们解决现代化建设中资金严重短缺和资源相对不足的困难提供了必要条件第27-28页
  2、实行对外开放为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供了条件第28页
  3、实行对外开放为我们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提供了条件第28-29页
  4、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了解世界信息,掌握世界跳动脉搏的重要条件第29页
  5、实行对外开放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要条件第29-30页
 (二)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第30-33页
  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第30-31页
  2、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第31-32页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制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腐朽思想侵蚀第32页
  4、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第32-33页
 (三) 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33-36页
  1、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第33页
  2、对外开放是分步骤、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第33-34页
  3、对外开放是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第34-36页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技术动力论第36-41页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第36-38页
  1、科学技术作为智能要素渗透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在生产力要素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36-37页
  2、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先进生产力的增长点第37页
  3、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过程,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产业第37-38页
 (二) 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第38-39页
  1、科学技术研究作为第一生产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第38页
  2、科学技术革命带来劳动力结构的根本改变,脑力劳动力将成为社会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第38页
  3、新科技革命产生的精神文明效应第38-39页
 (三)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第39-41页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第39页
  2、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39页
  3、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第39-41页
五、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精神动力论第41-48页
 (一) 中国的发展需要伟大的精神动力第41-43页
  1、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第41页
  2、精神动力与其他动力相辅相成,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强劲动力第41-42页
  3、注重精神动力的作用是我们真正的优势和优良的传统第42-43页
 (二) 社会主义发展精神动力的内容第43-45页
  1、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第43页
  2、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第43-44页
  3、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第44页
  4、传统的革命精神是共和国精神文明的支柱第44-45页
  5、强烈的爱国主义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第45页
 (三) 精神动力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第45-48页
  1、发挥精神动力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第45-46页
  2、发挥精神动力作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现实需要第46页
  3、精神动力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推动力量第46-47页
  4、精神动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智力支持与思想保证第47-48页
六、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48-55页
 (一) 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第48-50页
  1、思想观念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第48-49页
  2、体制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制度动力第49页
  3、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第49-50页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新概括第50-55页
  1、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更加凸现了生产力对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功能第51页
  2、透过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层面,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动力源泉第51-52页
  3、把文化的地位提高到新的高度,表明文化力的作用不可忽视,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已经明朗化了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DEF的制冷空调系统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GT-FUEL的二甲基醚燃油喷射过程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