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s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目前已有的研究 | 第11-15页 |
·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 第11-13页 |
·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 | 第11-12页 |
·黑碳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 | 第12-13页 |
·中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转型 | 第13-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2页 |
第二章 模式和气溶胶资料 | 第22-32页 |
·AM2模式简介 | 第22-24页 |
·AM2模式概述 | 第22页 |
·模式模拟能力检验 | 第22-24页 |
·模式所用气溶胶资料 | 第24-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三章 人为硫酸盐直接效应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代际转型的影响 | 第32-50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模式结果及与观测的比较 | 第33-39页 |
·30年平均气候效应 | 第33-36页 |
·气候效应的年代际变化 | 第36-39页 |
·机制分析 | 第39-4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第四章 与黑碳气溶胶影响的对比及其协同作用 | 第50-60页 |
·硫酸盐与黑碳协同作用对降水转型的影响 | 第50-51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0页 |
·模式结果 | 第50-51页 |
·机制分析 | 第51-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0-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