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观测技术与方法 | 第21-32页 |
·站点介绍 | 第21-22页 |
·观测仪器 | 第22-29页 |
·DOAS系统 | 第23-25页 |
·42i化学发光NO-NO_2-NO_x分析仪 | 第25-26页 |
·48i气体滤光相关法CO分析仪 | 第26-27页 |
·49i紫外光度法O_3分析仪 | 第27-28页 |
·AMA-GC5000臭氧前体物(C_2-C_(12))在线监测系统 | 第28-29页 |
·仪器标定及维护 | 第29-31页 |
·Model 111型零气发生器 | 第29-30页 |
·49PC臭氧标定仪 | 第30页 |
·146i动态气体校准仪 | 第30-31页 |
·观测时间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南京大气臭氧及其前体物变化特征 | 第32-43页 |
·O_3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2-35页 |
·O_3周末效应 | 第35-36页 |
·O_3与前体物日变化特征 | 第36-40页 |
·O_3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臭氧及其前体物城郊变化对比 | 第43-53页 |
·南京春夏两季城郊O_3污染变化分析 | 第43-46页 |
·城市臭氧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郊区臭氧变化特征 | 第44-45页 |
·春夏两季城区与郊区臭氧污染对比 | 第45-46页 |
·南京春夏季城郊NO_2浓度变化分析 | 第46-48页 |
·OX化学相关性 | 第48-51页 |
·Ox日变化 | 第48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城区Ox浓度的区域与局地贡献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污染个例分析 | 第53-59页 |
·O_3及前体物日变化特征 | 第53-56页 |
·O_3与气象要素 | 第53-54页 |
·O_3与前体物的相关变化 | 第54-56页 |
·臭氧等浓度曲线(EKMA) | 第56-58页 |
·OZIPR模式简介 | 第56-57页 |
·绘制EKMA曲线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60页 |
·特色与创新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