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难点和创新点 | 第10页 |
·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篇章结构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2-19页 |
·跨国公司 R&D 全球化理论解释 | 第12-16页 |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2页 |
·内部化理论 | 第12-13页 |
·企业知识理论 | 第13-16页 |
·有关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的发展 | 第16-19页 |
·技术溢出概念 | 第16页 |
·溢出效应理论回顾 | 第16-19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海外 R&D 投资的发展 | 第19-31页 |
·跨国公司 R&D全球化表现 | 第19-21页 |
·跨国公司 R&D全球化投资的行业特征和地区分布 | 第21-25页 |
·行业特征 | 第21-23页 |
·地区分布 | 第23-25页 |
·跨国公司 R&D全球化的动因 | 第25-27页 |
·跨国公司 R&D战略联盟化 | 第27-31页 |
·战略联盟的新发展──技术战略联盟 | 第27-28页 |
·技术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实现 R&D全球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28-29页 |
·技术战略联盟与发展中国家 | 第29-31页 |
第四章 R&D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 第31-37页 |
·概述 | 第31-32页 |
·R&D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 第31-32页 |
·跨国公司 R&D全球化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 第32页 |
·R&D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的途径 | 第32-34页 |
·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50页 |
·现状和演进模式 | 第37-38页 |
·现状概述 | 第37-38页 |
·跨国公司在华 R&D机构的演进模式 | 第38页 |
·投资特点 | 第38-41页 |
·动因及实质 | 第41-43页 |
·动因分析 | 第41-42页 |
·实质 | 第42-43页 |
·R&D机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第43-50页 |
·研究数据来源 | 第43页 |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第43-4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5-50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50-59页 |
·中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战略思想 | 第50-51页 |
·利用跨国公司 R&D机构诱导技术溢出的战略思考 | 第51-55页 |
·构建知识网络,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 第55-59页 |
·知识网络与企业竞争能力 | 第55-56页 |
·案例分析──春兰集团知识网络的构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硕士在读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