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格控制到适度松绑:我国社团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四)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我国社团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 第15-21页 |
一、 社团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二、 我国社团发展的现状 | 第16-19页 |
(一) 社团的行政化表现 | 第17页 |
(二) 社团的权力化表现 | 第17-18页 |
(三) 社团的资源困境 | 第18-19页 |
(四) 社团工作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 第19页 |
三、 我国社团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社团管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1-33页 |
一、 我国社团管理模式转型的时代背景 | 第21-24页 |
二、 我国社团管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 第24-29页 |
(一) 社团管理方式和理念陈旧落后 | 第24-25页 |
(二) 社团许可登记管理制度缺陷 | 第25-27页 |
(三) 社团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27-29页 |
(四) 社会团体自身管理机制的内在制约性 | 第29页 |
三、 我国社团管理模式转型的可行性 | 第29-33页 |
第三章 我国社团管理模式转型路径探析 | 第33-39页 |
一、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团的作用 | 第33-35页 |
(一) 社团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 | 第33-34页 |
(二) 明确政府与社团的职能关系 | 第34-35页 |
二、 完善制度:健全法律制度,规范社团发展 | 第35-36页 |
(一) 健全法律制度建设 | 第35-36页 |
(二) 健全监督制度 | 第36页 |
三、 增强公信力:加强社团自身建设 | 第36-39页 |
(一) 加强社团自身能力建设 | 第36-37页 |
(二) 完善社团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37-38页 |
(三) 完善社团自律机制的建立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