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9页 |
1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 | 第9-13页 |
·中风后焦虑障碍发生率 | 第9页 |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病程及相关因素 | 第9-13页 |
2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 第13页 |
3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4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发病机理 | 第14-16页 |
·原发性内源机制研究 | 第15页 |
·反应性机制研究 | 第15-16页 |
5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西医治疗现状 | 第16-20页 |
·药物治疗 | 第16-19页 |
·心理治疗 | 第19-20页 |
6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中医古籍对本病症状的描述 | 第20-21页 |
·病因病机 | 第21-23页 |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病位病机 | 第23-24页 |
·中风后焦虑障碍的针刺治疗 | 第24-26页 |
7 总结 | 第26-29页 |
临床资料 | 第29-32页 |
1 病例选择 | 第29-30页 |
·诊断标准 | 第29页 |
·纳入标准 | 第29页 |
·排除标准 | 第29页 |
·脱落标准 | 第29-30页 |
2 治疗方法 | 第30页 |
·电针组 | 第30页 |
·对照组 | 第30页 |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 第30-32页 |
·一般情况记录 | 第30页 |
·疗效性指标 | 第30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30页 |
·评定流程 | 第30-31页 |
·不良事件处理方法 | 第31页 |
·疗效评价指标 | 第31页 |
·质量控制 | 第31页 |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40页 |
1 病例来源 | 第32页 |
2 临床资料 | 第32-33页 |
·入组情况 | 第32页 |
·基线分析 | 第32-33页 |
3 治疗结果 | 第33-34页 |
·有效率(PSAD患者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 | 第33-34页 |
·两组B1指数增分率与焦虑症状改善的相关性(依照HAMA减分率评测症状改善) | 第34页 |
4 各个量表评分 | 第34-37页 |
·治疗前后的HAMA、SAS、BI评分 | 第34-35页 |
·精神性焦虑因子 | 第35-36页 |
·躯体性焦虑因子 | 第36页 |
·睡眠因子 | 第36-37页 |
5 起效时间 | 第37页 |
6 随访研究 | 第37-38页 |
7 不良反应 | 第38-39页 |
8 CGI-EI(疗效指数)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简历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