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字的形体构成及其审美启示
| 引言 | 第1-9页 |
| 第一部分 夀字及夀字图形的历史表现 | 第9-19页 |
| 一、夀字的现象表现 | 第9-10页 |
| 二、早期的夀字及相关问题 | 第10-16页 |
| (一) 夀字 | 第11-13页 |
| (二) 夀字图形 | 第13-14页 |
| (三) 夀字与夀字图形的关系 | 第14-16页 |
| 三、简化的夀字 | 第16-18页 |
| 注释 | 第18-19页 |
| 第二部分 夀字的形体构成与文化审美 | 第19-49页 |
| 一、夀字的形体构成 | 第19-33页 |
| (一) 关于构成理论 | 第20-26页 |
| (二) 夀字的形体变化及内涵 | 第26-33页 |
| 二、夀字的内核 | 第33-34页 |
| 三、夀字与太极图、阴阳观 | 第34-36页 |
| 四、夀字及夀字图形的文化审美 | 第36-45页 |
| (一) 夀字与道 | 第37-39页 |
| (二) 夀字核心的哲学内涵 | 第39-40页 |
| (三) 夀字与民俗文化 | 第40-45页 |
| 注释 | 第45-49页 |
| 第三部分 夀字的形体构成的启示 | 第49-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附录一] 夀字构形分类表 | 第58-60页 |
| [附录二] 不同书体寿字一览表 | 第60-61页 |
| [附录三] 本文所收夀字一览表 | 第61-76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6-77页 |
| 声明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