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课题的主要技术难点 | 第19页 |
·课题成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LIN总线通讯协议简介 | 第21-38页 |
·LIN规范的产生与发展 | 第21-22页 |
·LIN的参考模烈 | 第22-23页 |
·LIN的主要特点 | 第23-24页 |
·LIN协议的通讯机制 | 第24-26页 |
·LIN通讯协议 | 第26-34页 |
·LIN协议的总线驱动 | 第34页 |
·LIN软件编程接口与开发环境 | 第34-35页 |
·LIN的软硬件支持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LIN总线试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 | 第38-52页 |
·LIN节点的硬件设计 | 第38-50页 |
·MCU的硬件资源要求和选择 | 第41-42页 |
·LIN物理层接口 | 第42-46页 |
·LIN总线试验平台的构建 | 第46-50页 |
·LIN总线通讯软件的设计 | 第50-52页 |
·主机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电动汽车车身网络结构规划 | 第52-60页 |
·汽车网络网络结构研究 | 第52-54页 |
·并列结构 | 第53-54页 |
·分层结构 | 第54页 |
·我国电动汽车车身网络结构规划 | 第54-60页 |
第五章 汽车LIN总线A类网络高层通讯协议制定 | 第60-69页 |
·网络管理 | 第60-61页 |
·网络管理 | 第60页 |
·唤醒信号 | 第60-61页 |
·进入睡眠模式 | 第61页 |
·电源管理 | 第61页 |
·状态管理 | 第61-63页 |
·概述 | 第61-62页 |
·事件触发帧 | 第62页 |
·网络报告 | 第62页 |
·节点内报告 | 第62-63页 |
·标识符分配 | 第63-69页 |
第六章 电动汽车LIN总线API研发 | 第69-100页 |
·LIN BUFFER寄存器 | 第70-76页 |
·configuration配置寄存器 | 第71-72页 |
·mode模式 | 第72-73页 |
·出错计数器 | 第73页 |
·communicate通信 | 第73-74页 |
·出错标志err_flag | 第74-75页 |
·标识符和数据长度id:dl | 第75-76页 |
·data数据 | 第76页 |
·checksum校验和 | 第76页 |
·LIN通信工作状态图 | 第76-80页 |
·通信处理 | 第80-83页 |
·发送消息(commimication cmd=Tx request) | 第81-83页 |
·接收消息(communication cmd=Rx request) | 第83页 |
·进度表处理办法 | 第83-84页 |
·进度表定义 | 第83-84页 |
·进度表模式 | 第84页 |
·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LIN总线API | 第84-88页 |
·初始化函数l_sys_init() | 第85页 |
·进度表模式设置函数 | 第85-86页 |
·LIN Bus接口处理函数 | 第86-87页 |
·用户提供的调用函数 | 第87页 |
·中断处理函数 | 第87-88页 |
·LIN总线节点的开发示范单元的研制 | 第88-97页 |
·LIN总线演示模块 | 第88-89页 |
·演示模式 | 第89页 |
·LIN消息表 | 第89-91页 |
·主机代码描述 | 第91-92页 |
·默认模式 | 第92-94页 |
·广播模式 | 第94-95页 |
·睡眠模式 | 第95页 |
·CAN通讯 | 第95页 |
·主机节点主程序 | 第95-97页 |
·从机代码描述 | 第97-100页 |
·从机节点主函数 | 第97-99页 |
·接收LIN消息 | 第99页 |
·从机的睡眠模式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0-102页 |
·研究总结 | 第100页 |
·下一步研究和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