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排放及后处理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前言第8-10页
     ·汽车工业的发展凸现出能源短缺的矛盾第8-9页
     ·汽车尾气排放净化亟待解决第9-10页
   ·汽车代用燃料的发展现状第10-13页
   ·甲醇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第13-15页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第15-17页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模式的提出第17页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甲醇燃料的特性及燃烧机理的分析第19-25页
   ·甲醇燃料的特性第19-21页
     ·甲醇的化学成分第19-20页
     ·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第20-21页
     ·甲醇的燃烧特性第21页
   ·甲醇的燃烧机理分析第21-25页
     ·链反应第22页
     ·甲醇的燃烧反应机理第22-25页
第三章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改造及测量系统第25-35页
   ·试验方案及发动机的改造第25-27页
     ·试验方案的确立第25页
     ·试验发动机的改造和试验装置第25-27页
   ·组合燃烧发动机控制系统第27-32页
     ·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第27-31页
     ·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第31-32页
   ·燃油及排放测量系统第32-34页
     ·燃料测量系统第32页
     ·尾气测量系统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排放及废气净化试验研究第35-52页
   ·试验工况及数据处理方法第35-38页
     ·试验工况第35-36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6-38页
   ·原机和柴油/甲醇发动机的性能比较第38-45页
     ·动力性对比分析第38-39页
     ·燃料经济性对比分析第39-40页
     ·试验工况点过量空气系数对比第40-41页
     ·试验工况点排温对比第41页
     ·纯柴油与柴油/甲醇发动机的排放对比分析第41-45页
   ·氧化催化转化器对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排放净化分析第45-50页
     ·氧化催化转化器对HC 和CO 排放的影响第45-47页
     ·氧化催化转化器对NO_x 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47-49页
     ·发动机十三工况测试循环排放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52-54页
   ·全文总结第52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的分销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电动汽车LIN总线车身网络高层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