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光伏逆变器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页 |
| ·国外光伏逆变器市场发展状况 | 第8页 |
| ·国内逆变器市场发展状况 | 第8页 |
| ·并网型发电系统概述 | 第8-10页 |
|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第9页 |
| ·并网型光伏逆变器的基本功能 | 第9-10页 |
| ·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指标 | 第1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三相光伏逆变器系统设计 | 第12-24页 |
| ·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12-13页 |
| ·应用分裂电容的三相四线制逆变器 | 第12-13页 |
| ·中点形成变压器输出的三相四线制逆变器 | 第13页 |
|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 第13页 |
| ·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 | 第13-16页 |
| ·升压变换电路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时的特性 | 第14-15页 |
| ·升压变换电路工作在电感电流断续时的特性 | 第15-16页 |
| ·电感电流临界工作特性 | 第16页 |
| ·三相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 ·控制策略选择和PID算法 | 第18-23页 |
| ·电压均值反馈控制 | 第18-19页 |
| ·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 | 第19页 |
| ·电压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 | 第19-20页 |
| ·PID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光伏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 第24-32页 |
| ·光伏逆变电源主电路的硬件设计 | 第24-28页 |
| ·主电路的结构设计 | 第25页 |
| ·IGBT的选型 | 第25页 |
| ·IPM的选择及介绍 | 第25-26页 |
| ·过电压与保护设计 | 第26-27页 |
| ·散热设计 | 第27页 |
| ·辅助器件的设计 | 第27-28页 |
| ·光伏逆变电源滤波器的设计 | 第28-31页 |
| ·LC滤波电路器件的选择 | 第28-30页 |
| ·LCL滤波器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光伏逆变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32-42页 |
| ·DSP控制芯片和脉宽调制 | 第32-34页 |
| ·DSP控制芯片 | 第32-33页 |
| ·DSP的脉宽调制 | 第33-34页 |
| ·DSP控制器外围电路的设计 | 第34-35页 |
| ·电源和复位的设计电路 | 第34-35页 |
| ·LED显示电路 | 第35页 |
| ·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5-36页 |
| ·IPM外围电路的设计 | 第36-37页 |
| ·采样电路 | 第37-40页 |
| ·过零检测技术 | 第40-41页 |
| ·保护电路设计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光伏逆变电源软件设计 | 第42-49页 |
| ·主程序控制 | 第42-43页 |
| ·Boost升压程序 | 第43-45页 |
| ·SPWM程序 | 第45-47页 |
| ·采样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样机制作与实验研究及其光伏逆变电源并网设计 | 第49-58页 |
| ·样机制作 | 第49-50页 |
| ·信号调理板 | 第49-50页 |
| ·驱动板 | 第5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 ·逆变器的硬件测试 | 第50-51页 |
| ·控制器的软件测试 | 第51-55页 |
| ·并网逆变电源的构思 | 第55-56页 |
| ·锁相控制技术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 ·总结 | 第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与发表的学术文章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