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ANET中数据流适配层协议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本论文的学术背景及理论 | 第10-20页 |
| ·三网合一的大趋势 | 第10-14页 |
| ·现有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 第14-16页 |
| ·现有的网络体系结构 | 第16-19页 |
|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概述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20-22页 |
| 第2章 SUPA网络体系结构 | 第22-26页 |
| ·带外信令控制技术 | 第22页 |
| ·SUPA的协议层次模型和接口 | 第22-24页 |
| ·SUPANET的SUPA模式下的工作过程 | 第24-26页 |
| 第3章 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简介 | 第26-33页 |
| ·ATM适配层的业务分类 | 第26-28页 |
| ·ATM适配层的结构 | 第28-29页 |
| ·AAL的5类协议 | 第29-32页 |
| ·AAL协议的比较 | 第32-33页 |
| 第4章 应用数据流适配层 | 第33-52页 |
| ·未来“三网合一”网络的应用数据 | 第33-38页 |
| ·应用数据的分类 | 第33-35页 |
| ·应用数据的传输要求 | 第35-36页 |
| ·音频/视频数据流压缩技术 | 第36-38页 |
| ·应用数据流适配层SAL的分层结构 | 第38-42页 |
| ·SAL分层结构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 ·SAL的分层结构 | 第39-40页 |
| ·SAL协议数据单元 | 第40-41页 |
| ·SAL类型 | 第41-42页 |
| ·应用数据流适配层SAL协议 | 第42-50页 |
| ·SAL1对CBR-T数据流的适配 | 第42-44页 |
| ·SAL2对VBR-T数据流的适配 | 第44-47页 |
| ·SAL3对C/VBR-N数据流的适配 | 第47-50页 |
| ·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适配层SAL的仿真 | 第52-68页 |
| ·OPNET网络仿真软件概述 | 第52-53页 |
| ·MODELER的仿真流程 | 第53-55页 |
| ·SUPANET的3类SAL协议的仿真模型设计 | 第55-63页 |
| ·SUPA环境的网络拓扑模型设计 | 第55-56页 |
| ·各个节点模型设计 | 第56-58页 |
| ·SAL进程模块和工作流程 | 第58-62页 |
| ·SAL进程的PDU格式模型设计 | 第62-63页 |
| ·3类SAL协议的端到端时延仿真结果 | 第63-68页 |
| ·仿真统计量的设计 | 第63-65页 |
| ·仿真结果 | 第65-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 附录 SAL进程仿真的功能函数 | 第76-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