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8-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3页 |
1.1.1 粉尘危害性概述 | 第8-10页 |
1.1.2 铸造粉尘 | 第10页 |
1.1.3 磷渣的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1.2 环境材料概念的提出 | 第13-16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6-23页 |
1.3.1 符合墙体材料改革的趋势 | 第16-17页 |
1.3.2 建筑砌块是墙体改革的主导材料 | 第17-18页 |
1.3.3 泡沫混凝土技术 | 第18-19页 |
1.3.4 绿色建材在国内外的发展特点 | 第19-22页 |
1.3.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第23-43页 |
2.1 水泥基复合材料 | 第23-27页 |
2.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3-24页 |
2.1.2 增强原理 | 第24-25页 |
2.1.3 颗粒增强体及其相容性 | 第25-26页 |
2.1.4 粘结结合界面 | 第26-27页 |
2.2 试验材料的结构—孔分布、大小、形状和数量 | 第27-28页 |
2.3 发泡机理分析 | 第28-38页 |
2.3.1 气泡的形成和稳定 | 第28-31页 |
2.3.2 发泡剂作用机理分析 | 第31-34页 |
2.3.3 气泡及气孔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2.3.4 目前常用发泡剂性能分析 | 第37-38页 |
2.4 理论混凝土配合比 | 第38-41页 |
2.4.1 配合比的初步确定 | 第38-40页 |
2.4.2 工艺流程 | 第40-41页 |
2.5 免蒸复合发泡混凝土墙体材料及制品的技术要求 | 第41-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43-79页 |
3.1 实验设计 | 第43-44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4-62页 |
3.2.1 主要实验原料及分析 | 第44-50页 |
3.1.2 发泡剂 | 第50-51页 |
3.1.3 复合材料基体材料及其他添加剂的分析和选择 | 第51-62页 |
3.3 实验设备 | 第62-63页 |
3.4 试验及试验结果 | 第63-78页 |
3.4.1 试样测试方法 | 第63-66页 |
3.4.2 第一阶段试验试样测试结果 | 第66-74页 |
3.4.3 正交实验 | 第74-7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9-86页 |
4.1 宏观性能分析 | 第79-80页 |
4.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80-83页 |
4.2.1 孔的微观形貌 | 第80-81页 |
4.2.2 孔间壁截面的微观结构 | 第81-82页 |
4.2.3 试验材料制品内部孔的分布 | 第82-83页 |
4.3 改进措施 | 第83-85页 |
4.3.1 原材料的粒形控制 | 第83-84页 |
4.3.2 发泡方式的改进 | 第84-85页 |
4.3.3 浆料的制备 | 第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附录B 落砂工部粉尘和造型工部粉尘的X-RAY衍射结果 | 第93-94页 |